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老师必须具备的十大美德》读后感美德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精神品质。老师由于其从事工作的特点,其美德主要表现为老师在教育工作中形成和表现的德性,它们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和进展的。老师在工作实践中自觉地追求教育的理想,追求教育价值的实现,追求个人教育实践的卓越,才能形成优秀的教育德性。教育工作要求老师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美德。 本书详细介绍了老师必须具备的十大美德:博爱、敬业、奉献、尊重、忠诚、守信、公正、善良、宽容和勤俭并且对每种美德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述,除了理论知识,还有很多令人感动的小故事。精读此书,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作为一名老师,首先要有一颗博爱之心。老师的对象是“人”,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维的活生生的“人”。马克思说:“人不是一件东西,他是置身于不断进展过程中的生命体,在生命的每一时刻,他都在成为,却又永远尚未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 夏丐尊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高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教育风格可以各有千秋,但“爱”却是永恒的主题。在老师的道德天平上,每个学生都应该是平等的,我们给他们的爱也应该是平等的。 孔子在 2560 多年前就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这为我们老师树立了师爱的丰碑。司马迁说他对孔子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是因为无论是“在陋卷,人不堪其忧”的颜回,被官府拘禁过的公冶长,还是生性粗野的子路,表现迟缓的曾参,在孔子心目中他们都是好学生。有了孔子对学生的体贴入微、关怀备至,才有学生对他的情深似海,视己若子,视他为父,在他去世后为他服丧守墓 3 年,子贡更是守墓 6 年。回想自己的教育生涯,也努力维持过爱的天平的不倾斜。记得一位孩子在作文中这样写着:“今日,我们班的某某病了,老师把他叫到讲台上,一边给他揉着肚子,一边安慰着他,我好感动,要知道,那个同学是我们班学习最差的学生,我们的老师真好!”读着此文,心中一阵兴奋,甜蜜涌上心头。因此,也更坚定了平等关爱每一个孩子的信念,努力不“一好遮百羞”、“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博爱点亮学生的心灯,激发学生潜能。让爱进入每个学生的心田,引导他们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科学,让他们的心中充满阳光、充满梦想并最终成就梦想。 孟子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