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落实“双减”心得体会 7 月24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文件,全面部署开展“双减”工作。 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老师,对于“双减”,我是完全赞同的,但我们的目光不应只盯在“减”字上,更要看到背后的“加”字,以期最终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源头治理”是基本思路,从根本上强化了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地位。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提供了制度保障。 语文学科如何做到“减负增效”,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理念先行,思想过关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必须要明白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绝对不是靠机 械 化的作业和刷 题 来达到的。如果 老师们急 功近 利 ,眼 里 只有 冷 冰 冰 的分 数 ,而没 有 人 的概 念,那 只会 让 孩 子 厌 倦 语文,丧 失 学习 语文的兴趣 。 理念的改 变 ,必然 也 将 倒 逼 我们考 评 学生的方式 变 得 更加多 元 化,如: 学生的识 字量 、口 头表 达能 力 、写 作能 力 、文 言 文 阅 读 理 解 能 力 、 阅 读 速 度 , 甚 至 学 生 对 于 课 外 阅 读 的喜 爱 程 度 等 , 这 些 都 可 以 作 为 我 们 考 查 学 生 能 力 的 指 标 。 教 育 是 一 份 良 心 的 事 业 , 我 们 要 看 的 绝 不 仅 仅 只 是 学 生当 下 的 分 数 , 更 应 关 注 学 生 的 综 合 素 养 。 我 们 要 培 养 的 是 具有 终 身 学 习 力 的 学 习 者 , 不 是 做 题 机 器 。 二 、 课 堂 转 型 增 效 1. 把 握 重 难 点 , 解 决 主 要 矛 盾 一 千 个 读 者 就 会 有 一 千 个 哈 姆 雷 特 。 每 个 语 文 老 师 对 于一 篇 语 文 课 文 都 会 有 自 己 的 解 读 , 这 导 致 了 语 文 课 千 人 千 面 ,不 同 的 人 有 不 同 的 上 法 。 个 别 语 文 老 师 上 的 时 候 , 甚 至 另 辟蹊 径 , 寻 找 出 不 同 的 突 破 口。 且不 说收效 不 大, 重 要 的 是 浪费了 语 文 课 宝贵的 学 习 时 间。 著名的 教 育 家陶行知先生 早就 告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