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 X线成像 (一)X线的特性 穿透性:与物体的密度与厚度相关 荧光效应:透视的基础 感光效应:摄影的基础 电离效应:放射治疗的基础、X线防护 (二)X线成像基本原理 基本条件:1、X线具有穿透性 2、存在密度与厚度的差异 3、显像过程 X线图像特点:X线图像不同灰度的影像反映了人体解剖结构和病理状态的不同密度和厚度。用高、中等、低密度分别表示白、灰、黑影。X线图像是重叠的,有一定程度的放大,并可产生伪影。 (三)X线检查技术: 自然对比: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不同,这种组织结构密度上的差异,是产生 X线摄像对比的基础,称~。 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或器官,可人为的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产生对比。 1)普通检查:透视、摄片。 2)特殊检查:体层摄影、软线摄影主要是乳腺、其他。 3)造影检查。 1、对比剂:高密度对比剂:钡剂、碘剂等;低密度以比剂:气体。 2、造影方式:直接引入:口服、灌注、穿刺注入;间接引入:经静脉注入对比剂,生理性排泄。 3、检查前准备及造影反应的处理。 X线诊断的临床应用:脑与脊髓、肝胆胰等的检查主要靠现代影像学,X线检查作用小 数字 X线成像(DR)可分为计算机 X线成像(CR)、数字 X线荧光成像(DF)和平板探测器。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血管造影时,由于血管与骨骼和软组织影像重叠,致使血管显影不请。将 X线图像数字化,用 1帧血管内不含对比剂的图像作为蒙片,和 1帧含对比剂的图像相减,使图片中代表骨骼和软组织的数字相抵消,只剩有对比剂的血管显影清晰。有助于诊断和做各种介入手术。 第二章 计算机体层成像(CT) CT检查技术: 1、平扫:指不用对比增强或造影的普通扫描 2、对比增强扫描:是指经脉注入水溶性有机碘对比剂后再行扫描的方法,较常应用 3、造影扫描:是先行器官或结构的造影,然后再行扫描的的方法 4、1979年诺贝尔奖。 第三章 超声成像USG 超声成像基本原理:人体结构对超声而言是一个复杂的介质,各种器官与组织,包括病理组织均有它特定的声阻抗和衰减特性,具有差异性。超声射入人体内会产生不同的反射与衰减,是构成超声图像的基础。根据接收到回声的强弱用明暗不同的光点显示在荧屏上,构成人体的断面超声图像。 多普勒效应;超声束遇到运动的反射界面时,其反射波的频率将发生改变。 超声设备;二维超声检查是超声检查的基础。 MRI:2003年诺贝尔奖。 MR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