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主要反映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的概念是(气候)。 2.中国在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做出了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到 2020 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 40%-45%的承诺。 3.“恒温消费”, 即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 4.(碳交易)是指允许企业对政府规定的碳排放权利进行买卖的市场行为。 5.(生态文化)就是生态意识和生态理念以及由此形成的生态文明观和文明发展观。 6.日本独创的一种“鞭打慢牛”的促进企业节能的措施是(“领跑者”制度)。 7.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施行?(2009.1.1) 8.火力发电过程中,哪种物质的排放量最大?(二氧化硫) 9.一般混合动力车的混合动力指的是 (油--电混合动力)。 10.(环境监测技术)是监测有害物质排放量以及分析已排放有害物质的成分和技术含量。 11.(森林)是巨大的碳储存库。 12.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改变世界格局的“第四次浪潮”指的是(低碳革命)。 13.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是(节能减排)。 14.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节能激励机制。制定向节能倾斜的价格、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是引导、推进企业和全社会积极开展节能活动的必要条件。其中,合理的能源(价格政策)尤为重要。 15.对于大气臭氧层破坏的原因,科学家中间有多种见解。但是大多数人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 16.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是(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17.“碳汇”则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森林植被)是地球上存在的巨大的碳汇。 18.下列属高耗水、高污染的行业是(造纸)。 19.我国现有不节能建筑的比例是(95%)。 20.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需要建立(绿色政绩考核制度)来保障其健康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21.下列能源中,属于新型能源的是(原子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 22.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是指认知性、可行性和(可承受性,可接受性,可操作性)。 23.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系统性原则,实用性原则,顺应发展趋势原则,资源高效利用原则,生态环境友好原则)。 24.低碳经济的核心是 (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发展观的改变)。 25.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全社会能源高效合理利用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