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生物学 本章节学习重点:掌握: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和医学微生物学概念、病原微生物的种类 微生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大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 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的分类: 1)非细胞型微生物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3)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本章节学习重点: 掌握或熟悉细菌的基本形态、基本结构及特殊结构的特征与功能; 熟悉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及繁殖方式、人工培养方法以及与细菌鉴别和致病有关的代谢产物。 细菌的结构 1、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及核质。 2、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和芽胞。 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比较 特 征 G+菌 G-菌 肽聚糖组成 聚糖、侧链、交联桥 聚糖、侧链 厚度 厚,20~80nm 薄,5~10nm 肽聚糖含量 多,可占胞壁干重50~80% 少,占胞壁干重10~20% 肽聚糖层数 多,可达 50 层 少,1~3 层 交联方式 侧链间以肽桥交联 侧链间以肽键交联 交联率 75~100% 25%以下 结构 三维空间(立体结构) 二维空间(平面结构) 强度 较坚韧 较疏松 磷壁酸 + - 外膜 - + 细胞壁结构显著不同,导致 G+菌与 G-菌染色性、抗原性、致病性、对药物的敏感性等方面的很大差异 细胞壁的功能:维持细菌的外形,对细菌起保护作用;参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具抗原性等。 细胞膜的功能: 细胞膜有选择性通透作用,与细胞壁共同完成菌体内外的物质交换。膜上有多种呼吸酶,参与细胞的呼吸过程。膜上有多种合成酶,参与生物合成过程。细菌细胞膜可以形成特有的结构。 荚膜的特点及功能: 定义:细胞壁外一层透明黏液状物质。 化学成分: 多数:多糖 少数:多肽 观察:特殊染色法、 墨汁负染法; 功能: (1)抗干燥作用:贮留水分 (2)形成生物膜:荚膜多糖可使细菌彼此之间粘连,也可粘附于组织细胞或物体表面形成生物膜 (3)抗吞噬作用:能保护细菌免受溶菌酶、补体、抗体、抗菌药物等有害物质的损伤,保护细菌抵抗宿主细胞的吞噬与消化作用,从而成为侵袭力的组成之一。 (4) 荚膜抗原:分型依据。 2 鞭毛的特点及功能: 定义:某些细菌菌体表面附着有细长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 化学成分:蛋白质 观察:染色加粗法;半固体培养基穿刺法; 功能:运动器官 致病性有关,如霍乱弧菌可以通过其鞭毛的运动穿过小肠粘液层,到达细胞表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