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微生物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试验

微生物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试验_第1页
1/6
微生物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试验_第2页
2/6
微生物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试验_第3页
3/6
微生物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试验 09级生科3班 李雪彤(200900140061) 同组者:刘雯雯、娄峰、潘红芳、朴薇 一、实验目的 1.证明不同微生物对各种有极大分子物质的水解能力不同,从而说明不同微生物有着不同的酶系统。 2.掌握微生物大分子物质水解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糖发酵的原理和在肠细菌鉴定中重要作用。 4.掌握通过糖发酵鉴别不同微生物的方法。 5.了解IMViC 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 由于各种微生物具有不同的酶系统,所以它们能利用的底物不同,或虽利用相同的底物但产生的代谢产物却不同,因此可以利用各种生理生化反应来鉴别不同的细菌,尤其是在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中,生理生化试验占有重要的地位。具体的原理如下: 1.淀粉水解试验:在淀粉固体培养基上接种四种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培养两天以后,再往培养基中加碘液染色,若该细菌能分泌胞外淀粉酶,则能利用其周围的淀粉,淡然在染色后,其菌落周围不呈蓝色,而是无色透明圈。 2.糖发酵试验:不同的细菌分解糖的能力不同,有些细菌能利用糖发酵产酸和产气,有些则不能。酸在加入溴甲酚指示剂后会使溶液呈黄色,且德汉氏小管中会收集到一部分气体。若细菌不能使糖产酸产气,则最后溶液为指示剂的紫色,且德汉氏小管中无气体。 3.IMVC 实验主要用于快速鉴别大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 ( 1)吲哚试验:在蛋白胨培养基中,若细菌能产生色氨酸酶,则可将蛋白胨中的色氨酸分解为丙酮酸和吲哚,吲哚与对二甲基苯甲醛反应生成玫瑰色的玫瑰吲哚。本次不做该试验。 ( 2)甲基红试验(MR):某些细菌在糖代谢过程中分解葡萄糖生成丙酮酸,后者进而被分解产生甲酸,乙酸和乳酸等多种有机酸,是培养液PH 值降至4.2 以下,加入甲基红后溶液呈红色。 三、实验材料 1.菌种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Staphyloccocus aureus Rosenbach), 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ohn), 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vulgaris)。 2.培养基 固体油脂培养基,固体淀粉培养基,葡萄糖发酵培养基(5 支,附德汉式小管),乳糖发酵培养基(5 支,附德汉式小管),蛋白胨水培养基,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 3.溶液和试剂 革兰氏染色用卢戈氏碘液,甲基红指示剂,乙醚和吲哚试剂,无菌水。 4.仪器和其他用品 平板,试管,接种环,试管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微生物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试验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