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处技术指南 1 总 则 1.0.1 微表处的设计、施工应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铺筑的微表处应该坚实、平整、耐久,有良好的抗滑性能和封闭路表水下渗的效果。为统一微表处设计施工方法,确保微表处的施工质量,特制定本指南。 1.0.2 微表处设计、施工除遵照本指南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及行业颁布的有关标准法规。 1.0.3 微表处是一种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要求原路面有足够的结构强度,路面状况良好,原有病害已经得到有效处理。 1.0.5 微表处严禁用作路面补强层。 2 术语 2.1.1 微表处 微表处是采用专用设备将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集料、填料、水和添加剂等按合理配比拌和并摊铺到原路面上,并能够在摊铺后 1~2h内迅速开放交通的薄层结构,简称 MS。 2.1.2 乳化沥青(asphalt emu lsion) 将石油沥青(或煤沥青)与水在乳化剂、稳定剂的作用下经乳化加工制得的水乳交融的均匀的沥青制品,也称沥青乳液。按沥青乳液破乳快慢可分为快裂(RS)、中裂(MS)、慢裂(SS)三种。按电荷性能又可分为阴离子乳化沥青、阳离子乳化沥青、非离子乳化沥青。 2.1.3 添加剂(additive) 为了调节稀浆混合料的施工性能而添加到混合料中的材料和试剂。 2.1.4 稀浆混合料(slurry mixture) 乳化沥青、矿料、填料、水等按一定比例拌和所形成的浆状混合物。 2.1.5 稠度(consistency) 稠度是反映稀浆混合料施工和易性和用水量的指标。微表处混合料无法象慢凝稀浆混合料一样进行稠度试验,它的稠度可以通过拌和试验定性地判断。 2.1.6 可拌和时间(mixing time) 按照一定配合比进行稀浆混合料的拌和试验,从掺入(改性)乳化沥青开始搅拌至手感有力,明显感到搅拌困难时的时间。 2.1.7 破乳时间 稀浆混合料从掺入(改性)乳化沥青开始拌和到混合料表面用吸水纸轻压后看不到褐色斑点的时间。 2.1.8 初凝时间(set time) 稀浆混合料从掺入(改性)乳化沥青开始拌和到混合料粘结力达到1.2 N.m 的时间,通过粘结力试验测定。 2.1.9 开放交通时间(traffic time) 稀浆混合料从掺入(改性)乳化沥青开始拌和到混合料粘结力达到2.0 N.m 的时间,通过粘结力试验测定。 2.1.10 湿轮磨耗值(wet track abrasion loss) 用湿轮磨耗仪在成型后的稀浆混合料上磨耗一定时间后,测定试件磨 耗前后单位磨耗面积的质量差,用 g/m2 表示。此试验用以确定稀浆混合料的最小沥青用量和评价混合料中沥青与石料的裹附情况。 2.1.11 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