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理测量与心理评估 心理测量是指用量表作为工具的测量,对个体的行为加以数量的描述,也包括对个体的心理困扰和行为问题做出诊断、评估,为个体行为提供有效的解释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建议。 心理诊断是用心理学方法评定人的心理和行为,它有如下一些特点: 第一、心理诊断的对象既包括在心理或行为方面存在缺陷或障碍的人,也包括心理正常的人。这一点是同医学诊断不一样的,医学诊断的对象是患有某种疾病或症状的病人。心理诊断除了要对心理缺陷者进行分析、鉴别外,还负有对正常个体或群体的测查评估的任务。 第二、心理诊断是在多层次、多维度上进行的,因而运用系统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对于获取较全面的诊断结果具有重要作用。心理诊断常用的方法除了心理测验以外,还有观察法、会谈法、个案法等。 第三、在心理诊断中,不宜简要地套用医学诊断方法进行非此即彼的类别划分、而应根据被诊断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小心谨慎的推断与预测。 第四、心理测量是心理评估的基础,心理评估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测量的目的是为评估提供依据,只有将测量与评估有机地结合,诊断过程才能显现出应有的价值。 心理评估是指根据心理测验或其他方法所搜集的资料、信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这些资料、信息作价值判断的过程。即对个体心理和行为所进行的评价。心理评估包括对个体信息的收集,对心理障碍及其影响因素的确定,对心理或行为问题的诊断,对个体行为的详细描述、解释和评价等。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心理评估。人是非常复杂的,但凭一次测量所得到的一堆数据,是很难对个体做出准确评价的。评估过程往往强调几种不同的评估方法结合使用,采取“成套评估”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对个体行为做出准确的描述和适当的评价。 心理测量是一个过程,实施心理测量不能只是停留在测验上,每一次测量都应当完成心理测量的全过程。 第一步,要明确心理测量的目的。确定目的是整个心理测量的开端。也就是 2 心理测量要达到什么目的。一般来说,不同的目的需要不同的测量方法或测量工具。 第二步,全面收集与个体有关资料、信息。目的确定之后,接下来就要根据目的去收集各种有用的资料、信息。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尽可能地了解个体的基本背景资料。如身心健康史、与遗传有关的家族病史,家庭环境,重大生活事件等。收集资料越充分,对以后的诊断、评估越有益。资料可以通过会谈、观察、心理测验、个案分析等方法获取。会谈是收集资料的最基本的渠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