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基础知识(一)正常心电图 心电图各波正常值及意义 心电图是由一系列的波组所构成,每个波组代表着每一个心动周期。一个波组包括 P 波、QRS 波群、T 波及 U 波。看心电图首先要了解每个波所代表的意义。 (1)P 波:心脏的激动发源于窦房结,然后传导到达心房。P 波由心房除极所产生,是每一波组中的第一波,它反映了左、右心房的除极过程。前半部分代表右房,后半部分代表左房。 (2)QRS 波群:典型的 QRS 波群包括三个紧密相连的波,第一个向下的波称为 Q 波,继 Q波后的一个高尖的直立波称为 R 波,R 波后向下的波称为 S 波。因其紧密相连,且反映了心室电激动过程,故统称为 QRS 波群。这个波群反映了左、右两心室的除极过程。 (3)T 波:T 波位于 S-T 段之后,是一个比较低而占时较长的波,它是心室复极所产生的。 (4)U 波:U 波位于 T 波之后,比较低小,其发生机理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是心肌激动的“激后电位” 。 正常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义如下: (1)P 波:呈钝圆形,可有轻微切迹。P 波宽度不超过 0.11 秒,振幅不超过 0.25 毫伏。P 波方向在Ⅰ、Ⅱ、aVF、V4-6 导联直立,aVR 导联倒置。在Ⅲ、aVL、V1-3 导联可直立、倒置或双向。P 波的振幅和宽度超过上述范围即为异常,常表示心房肥大。P 波在aVR 导联直立,Ⅱ、Ⅲ、aVF 导联倒置者称为逆行型 P 波,表示激动自房室交界区向心房逆行传导,常见于房室交界性心律,这是一种异位心律。 (2)PR 间期:即由 P 波起点到 QRS 波群起点间的时间。一般成人 P-R 间期为 0.12~0.20 秒。P-R 间期随心率与年龄而变化,年龄越大或心率越慢,其 PR 间期越长。P-R 间期延长常表示激动通过房室交界区的时间延长,说明有房室传导障碍,常见于房室传导阻滞等。 (3)QRS 波群:代表两心室除极和最早期复极过程的电位和时间变化。 ①QRS 波群时间:正常成人为 0.06~0.10 秒,儿童为 0.04~0.08 秒。V1、V2 导联的室壁激动时间小于 0.03 秒,V5、V6 的室壁激动时间小于 0.05 秒。QRS 波群时间或室壁激动时间延长常见于心室肥大或心室内传导阻滞等。 ②QRS 波群振幅: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aVL 导联 R 波不超过 1.2 毫伏,aVF 导联 R 波不超过2.0 毫伏。如超过此值,可能为左室肥大。aVR 导联 R 波不应超过 0 .5 毫伏,超过此值,可能为右室肥大。如果六个肢体导联每个 QRS 波群电压(R+S 或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