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救治 张 宏 楠 2014.4.23 一 、心肌梗死概论 1、心肌梗死概念 心肌梗死是一 种心肌缺血性坏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了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产生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导致心肌出现坏死。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最严重类型。心肌梗死可分为急性和陈旧性,急性期一 般指发病后 4周之内。 2冠脉循环解剖 1)左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由主动脉根部发出,行于心脏表面,并分出许多分支,穿行于心肌间,以供给心肌营养成分和氧气,左冠状动脉分两支,一 支为前降支,供氧心脏前壁,另一 支为回旋支,供氧心脏的侧壁和部分后壁。 2)右冠状动脉 起自右主动脉窦,在肺动脉起始部与右心耳之间沿右房室沟右行,绕过右心缘到心脏膈面,在心后面房室交接处进入后纵沟转向下,走向心尖区。右冠状动脉供应右心室、右心房、室间隔后部和左心室后壁等处的血液。 3)分布类型 在整个心脏,由于左室心肌所占比重大,左冠状动脉对心脏提供的血液大体上是心脏所需血量的三分之二以上,但在临床上为了易于了解冠状动脉大致分布,常以后纵沟内后降支的来源将冠状动脉分为三型: a、右优势型:右冠状动脉在膈面除发出后降支外,并有分支分布于左室膈面的部分或全部。 b、左优势型:左冠状动脉除发出后降支外,还发出分支供应右室膈面的一 部分。 c、均衡型:两侧心室的膈面分别由本侧的冠状动脉供血,它们的分布区域不越过房室交点和后室间沟,后降支为左或右冠状动脉末梢,或同时来自两侧冠状动脉。 3、发病机制 心 肌 梗 死 的 发 生 机 制 主 要 是 冠 状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造 成 一 支 或 多 支 血 管 官 腔 狭窄 和 心 肌 供 血 不 足 , 而 侧 支 循 环 尚 未 充 分 建 立 , 在 此 基 础 上 , 一 旦 诱 因 导 致 血 供急 剧 减 少 或 中 断 , 即 可 发 生 心 肌 梗 死 。 研 究 证 实 , 绝 大 多 数 心 肌 梗 死 是 由 于 不 稳定 的 粥 样 斑 块 破 溃 导 致 急 性 血 栓 形 成 而 闭 塞 血 管 ,少 数 情 况 下 是 由 于 斑 块 内 出 血或 血 管 痉 挛 引 起 。 4、病理生 理 急 性 心 肌 坏死 发 生 后将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