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重点 绪论 1、 新的学习理念 进入大学,学习的内容、形式和要求都发生了变化,大学生必须树立新的学习理念。新的学习理念包括自主学习的理念、全面学习的理念、创新学习的理念、终生学习的理念。 2、 优良学风 学风有着广义和狭义两层不同的意思。从广义上来说, 学风是指治学态度、研究风尚。所有要学习的单位和成员都有一个学风培养的问题。而从狭义上来说,学风仅指学校学习方面的风气。它包括学习的态度,学习的风格和学习的方法等内容。从狭义的角度来说,优良学风包括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四个方面。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 现,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决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一章 1、理想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信念 信念是人之、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 第二章 1、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应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的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和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2、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习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4、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指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 族形成的为社会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其具体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 5、 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