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写训练 05 【美文赏读】 你的生活是庸俗还是幸福 陈博 恍惚中,我感觉当下有个不好的倾向,把媚俗当时尚,把慵懒当有趣,把庸俗等同于幸福,顶着“人生苦短”的名义。或许,别人不庸俗,是我自己深陷庸俗,迷途之未返,还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整个世界。行文之前,我要说对本文不要对号入座,如果不慎冒犯了您,请您原谅,向您致歉。 为什么那些垃圾读物会疯狂流行?为何一眼就见底的骗局总是占据电视促销的所有频道?为啥伪幸福老让我们乐此不疲?一些简单的小游戏或者垃圾网文就让我们长久流连(包括我)?到底是社会对生活的定义发生了扭曲,还是我们甘于自我懈怠? 王小波说的话总在我脑子里转:“渴望有性、有趣、有智的生活”。堪称经典的描述,囊括了人的动物属性、社会属性和思辨属性,把作为灵长类动物之首的人从那个污秽的、庸俗的、苦闷的动物世界中捞了出来。可又有几个人能真正体会这句话的高度?又有多少人不知不觉中回到了那个蒙昧的旧世界? 时尚成了一场失去了自我个性的山寨秀。比如说,牛仔裤原本是为了彰显独特个性,现在满大街有几个没穿牛仔裤的。你想显示个性,结果却淹没在伪个性的海洋里,这就是“文化工业”的溺伤力,把人异化成了工业产品的消费终端,制造同一模式的幸福,人活得像只不断使用电极自激的海豚。昆德拉创造了“媚俗”一词,他用冷静嘲弄了这个陷入疯狂魔障的世界,举世皆浊他独清,或许,在其它某些方面他也“浊”。 慵懒替代了有趣。懒于思考的快餐作品让我们感到快乐,不管是小沈阳还是郭德纲。我们现在总在争论“大师都没了,笑声太缺失,生活太乏味”,可又有几个人在主动提供不含商业目的的快乐?——思辨的快乐,悖论的乐趣。沙发土豆们,编剧让咱哭咱就哭,让咱笑咱就笑,咱的泪水和笑声是不是过于廉价,又没有个性? 什么是快乐,你知道吗?你体味过曹操“慨当以慷,忧思难忘”的枭雄豪气吗,你能玩味“把酒临风,横槊赋诗”的智者之趣吗,你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情画意吗,换句话说,你有对真正生活的体验能力吗?你有这个享受民主和自由的资质和兴趣吗?反正,我暂时还没有。或许,我们觉得自己就是个普通小人物,没必要过得那么轰轰烈烈。可是,人不能总是像只蝼蚁一样活着。庸俗不等于幸福,即使蝼蚁,也该有它闪亮辉煌的一瞬。周星驰不也说“人没有梦想,不就像个咸鱼一样。”套用朱自清在《匆匆》中最后一段的发文“你聪明的,告诉我,我的日子为什么这般庸俗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