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项目名称线路长度施工单位开工日期监理单位竣工日期序号防治项目主要措施及防治结果1路径复测通病防治措施:i.复核重要跨越物间的安全距离,对新增加的跨越物及时通知设计单位校核。2•线路方向桩、转角桩、杆塔中心桩有可靠的保护措施,防止丢失和移动。结果:防治有效2基础分坑、开挖通病防治措施:1.遇特殊地质条件,开挖前应将杆塔中心桩引出。辅助桩应采取可靠保护措施,基础浇制完成后,恢复塔位中心桩。2•基坑开挖应设专人检查基础坑的深度,及时测量,防止出现超深或欠挖现象。3•基坑开挖完成后要及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当温度降至 0°C 以下时应采取防冻措施,严禁坑底受冻。雨、雪天气后,把坑内积水(雪)和淤泥清理干净方可进行后续施工。结果:防治有效3基础位移、扭转通病防治措施:1・基坑开挖前对基础中心桩进行二次复核,并设置稳固的辅助桩位,确认桩位及各个基础腿的方位准确。2•基础支模后、浇制前和浇制中多次核对基础模板、地脚螺栓,保证其准确性。结果:防治有效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年月日总监理工程师:年月日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项目名称线路长度施工单位开工日期监理单位竣工日期序号防治项目主要措施及防治结果4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混凝土施工前取得有资质的试验室出具的设计配合比(附有试配强度报告)。2•基础试块养护条件应与基础养护条件基本相同。记录试块养护期的日平均温度,当等效养护龄期逐日温度累计达到 600°C・d 时送检。3•基础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平整度,应对其支撑强度和稳定性进行计算。基础模板应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防止出现基础立柱几何变形;模板接缝处应采取粘贴胶带等措施,防止出现跑浆、漏浆现象。4•浇制中设专人控制混凝土的搅拌和振捣,现场质检人员要随时检查混凝土的搅拌和振捣过程,防止出现振捣不均匀或振捣过度造成的离析。5.混凝土垂直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过 2m,超过时应使用溜槽、串斗,防止混凝土离析。6•基础浇制时,应多方位均匀下料,防止地脚螺栓受力不均与基础立柱不同心。7•混凝土初凝前,采用多点控制的方法对基面高差进行测量,杜绝二次抹面。结果:防治有效5接地沟埋设深度不够通病防治措施:1•接地网地沟开挖时要充分考虑敷设接地体时出现弯曲的情况,留出深度富裕量。2•接地体敷设时要边压平边回填,保证埋深。3.杆塔引下线应竖直埋入土中,直至设计埋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