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人大代表个人先进事迹 5 篇 【篇一】 xx,男,汉族,1970 年出生于 xxxx 镇,1992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文化程度。曾任 xx 镇 xx 居委会党支部书记,现任 xxxx 镇矿办主任,xx 第十七届人大代表。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他时时处处以人大代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始终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履职尽责,扎根基层、根植群众,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发挥着人大代表的作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十余载如一日,严谨求实,勤勉努力,兢兢业业,以高昂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谱写着新时代人大代表的生动篇章。 履职担当,彰显为民情怀 在 2024 年县人代会上,他积极发言,勇于亮出自己的观点,并客观地提出意见和建议,尽可能把群众的呼声与政府的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最大限度的履行代表职责,发挥代表桥梁和纽带作用。他根据 xx 镇境内有三座煤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关于建立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机制的建议。经过多年的走访和调研,他认为煤矿在促进地方经济进展的同时,造成良田不同程度地塌陷,老百姓乱圈水面,粗放养殖,效益极低,土地低效粗放经营和萎缩严重制约了塌陷区的经济进展。同时,矿方未搬先采,房屋开裂,搬迁费极低,加固费极少,老百姓苦不堪言。釆煤沉陷治理原来实行“谁造成沉陷、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其治理费用应由采煤企业承担。但实际情况是,xx 煤矿却已关闭退出,正在经营的煤矿只是一赔了事,之后对治理不管不问,失地和搬迁农民的生产生活将困难重重。 针对这种情况,他根据自己多年的农村工作经验,建议对塌陷地实施综合治理:对于不积水的轻度塌陷区,实行“划方整平法”,配套水利设施,营造新的耕地;对于季节性积水的中度塌陷区,实施“挖塘台田法”,造鱼塘、整台田,实现上果下渔;对常年积水的重度塌陷区,实行生态治理方法,形成鱼鸭混养、禽蛋加工、旅游观光的立体治理模式。同时,建议将沉陷区失地农民纳入相应保障范围,支持其向城镇转移,生活困难、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仍保留农业户口的失地农民,纳入当地农村养老保险、合作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就业服务机构将失地农民纳入享受就业扶持政策的登记失业人员范围,对就业困难者实施就业援助。他的意见建议对促进政府工作,解决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