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总需求与总供给

总需求与总供给_第1页
1/14
总需求与总供给_第2页
2/14
总需求与总供给_第3页
3/14
总需求与总供给 凯恩斯交叉图流动偏好理论IS曲线LM曲线IS-LM曲线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总供给与总需求曲线解释短期经济波动 凯恩斯交叉图: 凯恩斯交叉图是基本的收入决定模型。它把财政政策和计划投资作为外生。证明存在一种实际支出等于计划支出的国民收入水平,同时可以说明财政政策的变动对收入有乘数效应。 (1)具体假设:1)经济是封闭的。 2)投资外生固定 3)财政政策(政府购买和税收水平)固定 4)当实际支出等于计划支出,经济处在均衡状态 (2)推导过程 计划支出 E=消费 C+计划投资 I+政府购买 G 消费函数: C=C(Y-T) 投资固定: I= I 财政政策固定:GG,TT ()EC YTIG 当经济处于均衡时,实际支出=计划支出,Y =E A实际支出,Y =E计划支出,E=C+I+G收入、产出,Y计划支出,E 凯恩斯交叉图中的均衡点A。 (3)财政政策与乘数 ①政府购买乘数 政府购买乘数指收入变动(△Y)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用△G表示)的比率。政府购买乘数用△Y/△G来表示,△Y/△G=1/(1-MPC),其中MPC是边际消费倾向,而且边际消费倾向 MPC越大,政府购买乘数越大。政府购买乘数说明,财政政策对收入有乘数效应。原因是根据消费函数C=C(Y-T),高收入引起高消费。当政府购买增加时,提高了收入;同时也提高了消费,消费又进一步增加了收入,收入又进一步提高了消费,如此循环,以至于政府购买的增加引起了收入更大的增加。 ②税收乘数 税收乘数是指收入变动(△Y)对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用△T表示)的比率。税收乘数用 Y/△T表示,△Y/△T=-MPC/(1-MPC),MPC是边际消费倾向。 税收乘数说明,税收减少 1美元会引起收入增加 MPC/(1-MPC),收入的增加△Y大于税收的减少△T。原因是,税收减少,使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增加,消费又可进一步增加收入。收入的增加又可提高消费,循环往复,以至于税收减少引起了收入更大的增加。 流动性偏好理论:流动性偏好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M.Keynes)于 1936年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流动性理论用以解释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与需求如何决定利率。 流动性理论假设中央银行选择一个固定的货币供给。在此模型中,价格水平是固定的,ICI实际货币余额供给也是固定的。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取决于利率——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当利率很高时,以为机会成本太高,人们只会持有少量的货币。反之,当利率很低时,因为机会成本太低,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总需求与总供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