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悬架系统运动校核 第一节 概 述 悬架是现代汽车上的重要的大总成之一,他把车身(或车架)与车轮(或车轴)弹性的连接起来。它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身(或车架)之间的力和力矩;缓和路面传递给车身(或车架)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给乘员或货物的震动,提高汽车的平顺性;保证汽车在不平路面上或载荷变化时有良好的运动特性,保证汽车操纵稳定性,使汽车有良好的高速行驶能力。 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乘用车(轿车或 MPV ),常采用麦弗逊式前悬架和拖曳臂或扭力梁后悬架。 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的微型客车或微型货车,常采用麦弗逊式前悬架,钢板弹簧和整体车桥式后悬架。 第二节 悬架运动校核 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在车辆跳动极限和转向极限范围内,悬架运动件之间不能产生干涉,且保持一定的间隙,以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及操纵稳定性。 悬架运动校核术语的定义: 1、前悬架上跳极限 前悬架上跳极限是指前限位块压缩 1/2~2/3时的状态为准。轿车、小型客车推荐取 1/2, SUV推荐取 2/3。 2、前悬架下跳极限 前悬架下跳极限是指前减震器活塞杆拉出最长长度 0~1mm位置时的状态,其中所加的0~1mm为减震器活塞杆固定橡胶块在非悬挂质量作用下向下的变形量。 3、后悬架上跳极限 后悬架上跳极限是指后限位块压缩 1/2~2/3时的状态为准。轿车、小型客车推荐取 1/2,SUV推荐取 2/3。 4、后悬架下跳极限 后悬架下跳极限是指后减震器活塞杆拉出最长长度 0~2mm位置时的状态,其中所加的0~2mm为减震器活塞杆固定橡胶块在非悬挂质量作用下向下的变形量。 5、左转极限 左转极限是指方向盘逆时针旋转至极限位置时,悬架所在位置。 6、右转极限 右转极限是指方向盘顺时针旋转至极限位置时,悬架所在位置。 下面已某轿车为例说明悬架运动校核的方法: 麦弗逊式前悬架(如图 1所示)运动校核主要是分析悬架在上跳左转极限、上跳右转极限、下跳左转极限、下跳右转极限四个状态下,悬架各运动件的干涉情况。由于悬架与转向均具有对称性,本次对前悬架运动校核,采用左侧悬架校核分析,悬架左转极限和右转极限分别采用各自的最大值。 由图纸查得转向器齿条最大行程为143mm,车轮最大转角在转向器极限行程下测量。 左车轮左转极限值:40°;左车轮右转极限值:33.7°,弹簧采用简化处理方法。建立DMU悬架运动校核数模。 图1 麦弗逊式前悬架 1、弹簧与车身轮包最小间隙校核 弹簧采用简化处理,用圆柱代替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