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诊)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诊)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ICD-10:C91.1)。 (二)诊断依据。 根据2008年CLL国际工作会议(IWCLL)采用的标准(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a report from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up-dating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Working Group 1996 guidelines.Blood,2008,111:5446-5456)。 主要诊断依据有: 1.外周血B淋巴细胞持续≥5×109/L。 2.形态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可见幼稚淋巴细胞或不典型淋巴细胞(典型 CLL,后者比例应<10%,10%–55%时为伴幼稚淋巴细胞增多的CLL,而>55%时为幼稚淋巴细胞白血病)。 3.免疫分型:膜表面 Ig弱阳性,呈к或λ单克隆轻链型;CD5、CD19、CD23、CD43阳性;CD20、CD22弱阳性;FMC7阴性;CD10、Cyclin D1阴性。根据流式细胞术检测的免疫表型积分(见表1),典型慢淋积分在4–5分,0–2分可排除慢淋,而3分者需要排除其他类型淋巴增殖性疾病。 表1:诊断 CLL的免疫表型积分系统 标记 积 分 1 0 CD5 阳性 阴性 CD23 阳性 阴性 FMC7 阴性 阳性 sIg 弱阳性 中等/强阳性 CD22/CD79b 弱阳性/阴性 中等/强阳性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Non Hodgkin’s Lymphomas,V.2009》。 1.判断治疗指征:早期无症状的患者无需治疗,每 2–3个月随访 1次;进展期患者需要治疗。治疗指征有(至少满足以下一个条件): (1)进行性骨髓衰竭的证据,表现为贫血和/或血小板减少进展或恶化。轻度的贫血或血小板减少而疾病无进展时可以观察。 (2)巨脾(左肋缘下>6cm)或进行性/有症状的脾肿大。 (3)巨块型淋巴结肿大(最长直径>10cm)或进行性/有症状的淋巴结肿大。 (4)进行性淋巴细胞增多,如2个月内增多>50%,或淋巴细胞倍增时间(LDT)<6个月。 (5)自身免疫性贫血和/或血小板减少对皮质类固醇或其他标准治疗反应不佳。 (6)至少存在下列一种疾病相关症状: ①在以前6月内无明显原因的体重下降≥10%; ②严重疲乏(如ECOG体能状态≥2;不能工作或不能进行常规活动); ③无其他感染证据,发热>38.0℃,≥2周; ④无感染证据,夜间盗汗>1个月。 2.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