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绪论 1.成本内涵: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c+v 2.商品的价值: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W=c+v+m。 3.理论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区别:(1)在实际工作中,成本的开支范围是由国家通过有关法规制度加以界定的。废品损失、停工损失,不形成产品价值,不是产品的生产性耗费,而是纯粹的耗费,但考虑到经济核算的要求,促使企业减少生产损失,计入成本(2)全部成本概念。实际工作中,将其全部对象化,计算产品全部成本,还是按一定标准分类,部分计入产品成本,部分计入期间费用,取决于成本核算制度。 4.成本作用:(1)补偿生产经营耗费的尺度(2)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3)制定产品价格的一项重要因素(4)企业进行很多决策的重要依据 5.学科定位:现代成本会计是会计的总体框架下的一部分相对独立的内容,既服务于财务会计又服务于管理会计,而且有越来越偏重于管理会计的趋势。 6.发展 7.职能:反映(反映过去,预测未来)、监督(事前、事后和事中)两项基本职能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反映是监督的基础,才能发挥制约、控制、指导和考核的作用;才能提高真实可靠的信息资料。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为有效的发挥成本会计在管理中的作用。 8.任务:(1)进行成本预测,参与经营决策,编制成本计划,为企业有计划的进行成本管理提供成本依据(2)严格审核和控制各项费用支出,努力节约开支,不断降低成本(3)及时、正确的进行成本核算,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4)考核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开展成本分析。(5)总之,成本会计的任务包括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考核和分析。其中,进行成本核算,提供真实、有用的核算资料,是成本会计的基本任务和中心环节。 9.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成本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对象: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总的概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 10.成本对象是分配成本的个体。包括不局限于产品。 11.成本会计工作组织的原则:(1)成本会计工作必须与技术相结合(2)必须与经济责任制相结合(3)必须建立在广泛的职工群众基础之上 12.成本会计机构:(1)集中工作方式:优点,便于厂部成本会计机构及时掌握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