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的10 种主要模式 我国目前医养结合的主要模式有 18 种,其中机构养老有 10种,社区养老有 5 种,居家养老有 3 种。目前小微型养老机构以及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的医养结合严重滞后,从未来发展需求看,还需要探索 10 种新的医养结合模式。 目前实践中有些常用模式造成资源利用不充分甚至损失浪费,不应提倡甚至应予以遏制。如:中小型养老机构新建医疗机构往往劳民伤财;大医院办养老往往得不偿失;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仅签订“就医绿色通道”类协议难有实质性合作;长护险中的“家护”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居家老人仅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生活照料需求得不到满足,不是完整意义医养结合的“居家养老”。 调研组研究提出了医养结合基本准则、优化模式和医养结合机构的判断标准,分别针对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提出了一系列医养结合的优化模式。 我国目前医养结合的 10 种主要模式 1.“大养老+小医疗”型 在养老机构内部新建小型医疗机构(如医务室、门诊部、诊所、护理中心、护理站等),以养老为主、医疗为辅,且医疗只能提供门诊服务。目前大部分中型养老机构采取此模式开展医养结合。 2.“医疗、养老并重”型 一般多为新建的大中型养老机构,同步配套建设一级或二级综合医院(也有一部分为护理院),实现医疗、养老并重发展;也有一些医疗资源相对闲置的医疗机构,直接转型为护理院、医疗康复中心等,将富余医疗资源用于养老服务,实现医疗、养老并重发展。 3.”大医疗+小养老“型 由规模较大的医疗机构(二三级综合医院)在内部新建小型养老机构或开设老年专护病房,通过配备相关设施、增加护理人员等举措,开展医养结合服务,以医疗为主、养老为辅。此模式是利用高端医疗资源办养老,环境条件好、医疗保障好,是一种比较高端的医养结合模式。 4.”大医疗+小康复“型 规模较大的医疗机构新建小型康复机构,如康复科、康复中心,在原有医疗服务基础上新增康复服务,以医疗为主、康复为辅。 5.” 两院一体“ 型 地方政府将敬老院委托乡镇卫生院托管运营,乡镇卫生院与敬老院实施“一体化”管理(也有一部分是乡镇卫生院直接新建养老机构)。乡镇卫生院利用敬老院的富余资源除照顾好农村“五保老人”外,还接纳一部分社会养老人员。 6.” 医康养一体“ 型 一般由医疗卫生机构新建养老机构(如养老院公寓或护理院等),也有新建的医养结合机构,除开展养老、医疗服务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