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 前言 曾经每家每户都要有一台缝纫机,现在只有少数家庭还摆放着这种大型机器,没有缝纫机的家庭遇到缝补衣服时只能送到缝纫店,当有了手动缝纫机后衣服自己在家就可以缝补,出门在外遇上衣服需要缝补随身可以携带的手动缝纫机就是帮手。小型手动缝纫机是2 0 0 8 年4 月2 1 日由把余韬、林洋、蔡书平、李桐、陈磊、陈文龙申请的专利。这种手动缝纫机是一种采用单线缝合的方法,不需要底线。 手动缝纫机的发明使人们摆脱了繁重的大型缝纫机的束缚,便携、小巧、方便是它的特点。分析手动缝纫机在材料、功能、色彩、结构等方面的设计原则,通过对手动缝纫机的调查,进行改善。结构是此次课程设计的立足点,人性化便是我此次课程设计的重要出发点。 我们目前市面上有的手动缝纫机外形不够人性化,所以我的课程设计对其进行了改进。外形的更改使其可以平稳的放在桌子等平台上,这样只需按压就可以工作,线轴位置的更改使其更加节省空间,同时可以使人在使用时更好的工作。 - 2 - 2 市场调查 2.1 市场总体概括 2.1.1 缝纫机的发展历史 在1 8 1 0 年,德国针织工人克瑞姆斯设制出一种环线链式缝纫机(如图2 -1所示),这种机器既笨重,效率也不高,因而未得到推广应用,但一些功能至今被此类机器延用。 1 8 3 0 年,法国裁缝西蒙尼尔造出效率更高的链式缝纫机(如图2 -2 所示),它能达到2 0 0 链式针脚/分钟,工作平稳,非常实用。其主要结构与今天的缝纫机基本相同,缝纫机速度比手工快 1 0 倍。 图2-1 1810年环线链式缝纫机 图2-2 1830年链式缝纫机 1 8 3 4 年,汉特发明了双线梭式缝纫机。1 8 4 5 年,波士顿的机器匠赫威制造出更为实用的双线锁式缝纫机(如图2 -3 所示),由控制杆操纵来回转动的弯针,横插入布料缝出双线连锁针脚,机器上还装有移动布料的金属条。 1 8 5 1 年,威尔逊发明了缝纫机用的旋转梭机装置,第一台带中央卷线轴的双线锁式缝纫机诞生。后来,他又发明了有齿进料杆,安置在台面下,每缝完一针,便可带动布料向前移动一下。 图2-3 1834年双线锁式缝纫机 图2-4 1851年双线锁式缝纫机 到1 8 5 1 年,纽约州的胜家,采用赫威的机械原理,又加以改进,首次研制出带直线梭子的双线锁式缝纫机(如图2 -5 所示),采用了脚踏板操作齿轮进料, - 3 - 用压布条把布料轻轻压住,双手可自由缝纫。该机是以后缝纫机的原形。 在1870 年,发明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