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外科手术必然会带来手术部位皮肤和组织的损伤,当手术切口的微生物污染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手术部位的感染。手术部位的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涉及的器官或腔隙的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方面和手术方面。患者方面的主要因素是:年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健康状况等。手术方面的主要因素是:术前住院时间、备皮方式及时间、手术部位皮肤消毒、手术室环境、手术器械的灭菌、手术过程的无菌操作、手术技术、手术持续的时间、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针对危险因素,加强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一)、手术前。 1、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择期手术患者应当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 2、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3、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彻底清除手术切口部位和周围皮肤的污染。术前备皮应当在手术当日进行,确需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应当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避免使用刀 片 刮 除毛发。 4、消毒前要彻底清除手术切口和周围皮肤的污染,采 用卫 生行政 部门 批 准的合 适 的消毒剂 以适 当的方式消毒手术部位皮肤,皮肤消毒范 围应当符 合 手术要求 ,如 需延 长 切口、做 新 切口或放 置 引 流 时,应当扩 大 消毒范 围。 5、如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手术患者皮肤切开前30 分钟—2 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种类和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还需术前一天分次、足剂量给予非吸收性口服抗菌药物。 6、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参加手术。 7、手术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外科手消毒。 8、重视术前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的不平衡、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二)、手术中。 1、保证手术室门关闭,尽量保持手术室正压通气,环境表面清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 2、保证使用的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等达到灭 菌水平。 3、手术中医务人员要严格遵 循 无 菌技 术原 则 和手卫生规范。 4、若 手术时间 超 过 3 小时,或者手术时间 长 于 所 用抗菌药物半衰 期的,或者失 血量大于 1500 毫 升 的,手术中应当对 患者追 加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 5、手术人员尽量轻 柔 地 接 触 组 织 ,保持有效 地 止 血,最大限度地 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