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安全操作的基本要求(一)正确、合理的操作和使用压力容器正确、合理的操作和使用压力容器,是保证容器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其基本要求是平稳操作,防止超压、超温和超载。压力容器的安全平稳操作主要是指缓慢地进行加载和卸载以及运行时保持载荷的相对稳定。它取决于操作人员对容器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工艺流程的熟练程度以及操作岗位责任制的执行情况。其中特别应注意容器操作压力和操作温度以及盛装液化气体和容器的装载量和控制和调节。及时发现、准确判断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往往可以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或事故的进一步恶化。为了防止容器在运行中发生超压、超温和超载,应注意以下事项:1.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工艺操作条件,提高操作时的工作责任心。2. 在某些关键阀门和操作装置上挂安全操作牌,或者装设安全连锁装置,防止误操作。3. 充装液化气体时应严格计量,严禁超装,防止意外受热。4. 装设可靠的安全泄放装置和超压报警装置。5. 操作工艺上的间歇操作和开停车时,应尽量做到压力、温度的平稳升降,避免不必要的开停车。(二)压力容器安全操作一般规定压力容器操作工必须持“证”方可独立操作。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及容器技术特性、结构、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应采取的防范措施、处理方法。2・设备运行启动前应巡视,检查设备状况有否异常;安全附件、装置是否符合要求,管道接头、阀门有否泄漏,并查看运行参数要求,操作工艺指标及最高工作压力,最高或最低工作温度的规定,做到心中有数。当符合安全条件时。力可启动设备,使容器投入运行。3・容器及设备的开,停车必须严格执行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应分段分级缓慢升、降压力,也不得急剧升温或降温。工作中应严格控制工艺条件,观察监测仪表或装置,附件,严防容器超温、超压运行。对于升压有壁温要求的容器,不得在壁温低于规定温度下升压。对液化气体容器,每次空罐充装时,必须严格控制物料充装速度,严防壁温过低发生脆断,严格控制充装量,防止满液或超装产生爆炸事故。对于易燃、易爆,有毒害的介质,应防止泄露、错装,保持场所通风良好及防火措施有效。4・对于有内衬和耐火材料衬里的反应容器,在操作或停车充氮期间,均应定时检查壁温,如有疑问,应进行复查。每次投入反应的物料,应称量准确,且物料规格应符合工艺要求。5•工作中,应定时、定点、定线、定项进行巡回检查。对安全阀、压力表、测温仪表、紧急切断装置及其它安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