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注民生与“三农问题”VIP免费

关注民生与“三农问题”_第1页
1/6
关注民生与“三农问题”_第2页
2/6
关注民生与“三农问题”_第3页
3/6
关注民生与“三农问题”三农”指农业、农民、农村。农业指促进农业发展;农民指增加农民收入;农村指小城镇建设。“三农”问题是近年来持续关注的热点,党和政府将“三农”问题列为头等大事,可以与外国经济相联系,故对此专题应格外关注。一、中国古代:(重农抑商)1、原始社会:河姆渡和半坡人的原始农耕生活,分别种植水稻和粟。2、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商鞅变法(奖励耕战);都江堰的修建。3、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兴修水利工程灵渠。4、汉朝: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统一铸造五铢钱。张骞通西域(带去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5、三国两晋南北朝:江南地区的开发(北方人口的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先进的汉族生产技术);《齐民要术》(贾思勰)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6、隋朝:京杭大运河的开通。7、唐朝:贞观之治(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统治才能巩固)。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开元盛世---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带去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筒车和曲辕犁的发明。8、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北宋时期从越南引进占城稻;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棉花的种植由两广和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9、元朝:重视发展农业,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治理黄河;开通新运河。二、中国近代:(发展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发展)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主张发展近代工业;张謇的实业救国——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大生纱厂)。2、辛亥革命:“三民主义”中的平均地权——民生主义。“平均地权”不是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也没用真正的贯彻和实行,所以资产阶级不能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3、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意义: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三、中国现代(农业和工业并重):1、新中国农业虽有曲折但总体迅速发展,简要说明我国农业政策的四次调整。(1)1950年到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发展开辟了道路。(2)1956年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3)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4)1978年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了土地公有制,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经济开始富裕起来了。2、现在:农民种田不但不要交给国家和集体,国家还要对农业进行补贴。说明国家重视“三农”,“中央一号文件”反复多次强大三农问题。特别提示1、从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给我们的启示: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党和政府是关注民生的,是为人民谋福利的;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对今后我国调整农村政策应该遵循原则的建议:要从中国国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来促进农业的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落实科学发展观。3、针对“三农”的发展,提出的建议: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实施科技兴农;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支农惠农政策措施,减轻农民负担;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农村文化;增加农民工就业机会,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共同富裕。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农民、农村为革命胜利作出的贡献(1)大革命时期,中共领导农民运动,为北伐战争胜利准备群众基础;(2)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在农村进行土地革命运动,建立广泛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为新民主主义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关注民生与“三农问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