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教育内容一、感官教育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包括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的训练。视觉训练帮助幼儿提高度量的视知觉,鉴别大小、高低、粗细、长短、形状、颜色及不同的几何形体。例如:插座圆柱体培养视觉对粗细、高低、大小的辨别能力;色板来认识颜色及辨别颜色的明暗差异;几何图形嵌板、几何学立体组等认识各种几何形体。触觉练习则是帮助幼儿辨别物体是光滑还是粗糙,辨别温度的冷热,辨别物体的轻重、大小、厚薄。例如:触觉板、温觉板重量板。听觉训练是要使幼儿习惯于区分声音的差别,使他们在听声的训练中不仅能够分辨音色、音高,还能培养初步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例如:音筒、音感钟等。嗅觉和味觉的训练则是注重提高幼儿嗅觉和味觉的灵敏度。例如:嗅觉瓶和味觉瓶。蒙台梭利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感官训练,使幼儿成为更加敏锐的观察者,促进和发展他们一般感受的能力,并且使他们的各种感受处于更令人满意的准备状态,以完成诸如阅读、书写等复杂的动作,也为将来进行数学的学习打下基础。二、数学教育蒙台梭利数学教育的方法是提供幼儿如何学数、练习思考、归纳结果的极佳途径。蒙台梭利为了构建幼儿在数学教育的秩序与精确性。她将数学思考模式的内容分为:一、数学前准备。二、1—10的认识。三、十进制的计算与记忆。四、连续数。五、四则运算。六、分数。蒙台梭利主张数学教育应从感官教育训练着手,养成观察、分析的能力及专心和秩序的习性后,再借着数学教具和教学活动并运用GPS(序列、配对、分类)的教学方法,自然循序的将抽象的符号,透过教具重复操作,让幼儿获得数和量的概念,再进入四则运算中,培养其逻辑思维的意识。蒙氏数学教育从连续量的认识开始(借助数棒进行,它可以让孩子直观的比较数量的大小,感知每一个量都代表一个集合),然后才进行分离量的认识。蒙氏数学教育的内容有所扩展,涉及到0的概念,进位系统练习。借助砂数字板、纺锤棒与箱、零的游戏等充分了解1-10或0-10的数量、数字与数词三者之间的关系;借助塞根板、100板、100和1000串珠链等认识连续的数;借助乘除板进行100以内的乘除计算;借助加龙减龙游戏进行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计算;借助金色串珠系统和邮票系统;进行万以内加减乘除及进位、退位练习,引入了分数、平方、立方的概念等。三、语言教育蒙台梭利认为,语言的学习应顺应自然发展的原则,孩子在语言交往的过程中就能自然的习得母语。蒙台梭利语言教育主要是通过创设某些适宜的语言环境,来逐步培养幼儿听、说、写、读的能力和习惯,而不是简单的识字课程。通过安静游戏、猜猜我是谁、指令接龙、声音与图片的配对等活动来练习听觉;通过练习发音、朗读古诗、看图说话、续编故事等练习口语;通过描摹砂字母板、打洞粘贴字母、描摹姓名、记录菜单等练习书写;通过阅读与绘画、名称三步卡的配对、组字练习、圈字活动等练习阅读。四、日常生活教育所谓“日常生活练习”是以实际生活活动为内容。儿童在日常生活练习中从事一些家务活和其他一些适合于儿童身体的事情,参与周围的文化生活,从而巩固儿童从家庭到教室的过渡。如与伙伴交往、待人接物等日常礼仪教育(像如何打喷嚏、递交物品、道歉、怎样倾听他人谈话、怎样使用礼貌用语、如何观看他人工作、如何参与他人的工作、如何打断他人的工作、敲门的方法、开关门等)。"孩子的智慧在手指尖",通过基本动作训练:如抓、舀、捏、剪、夹、倒、转等小肌肉练习,在照顾自己、照顾环境、照顾他人中掌握了一些生活技能,从中智力也得到了发展。蒙台梭利说:"日常生活的练习是最有效的体操,日常生活的环境足以使各种“运动“更加熟练。若能以智慧活动、运动肌肉活动做好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动作,即使只是进行日常生活的活动,也能达到体操的效果。.卷地毯、刷鞋子、洗盆刷碗、铺床叠被,准备饮食、开关抽屉及门窗、清扫卫生、排列椅子、收窗帘、摆放家具......通过力所能及的工作而活动手臂、强筋健骨。"这些日常练习不只是单纯的运动,还是每个人在成年之后必须从事的工作或劳动。孩子发现成人能做的事自己也能做,从中发现了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对自己充满信心,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