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六班级的民间故事 我国优秀的〔民间〔故事〕〕,是历各族劳动人民用集体的才智和艺术才能制造出来的一份极其贵重的〔文化〕财宝。它来自民间,活在劳动人民的口头上,扎根于人民生活的深厚土壤之中。在劳动人民被剥夺了享受文化〔教育〕权利的旧社会里,下面为大家细心整理领域习关于六班级的民间故事,欢送查阅。 六班级的民间故事 1 你见过推磨吗?过去,富有人家的磨一般用牲口来推,而穷人家那么需要靠人力来推,推磨时间长了,人就会头晕,我国西南地区的人制造了一种木制的“丁〞字形工具,叫作磨担钩,借助这种工具,推磨人可以站在原地不动,只需推动磨担钩就可以使石磨动起来,今日讲的故事就和磨担钩有关。 清朝乾隆年间,重庆杨家坪有一个叫杨一德的人,靠开磨房起家,成了当地一个不大不小的财主,人称磨房杨老爷。这杨老爷虽然家道殷实,惋惜膝下无子,后继无人。杨老爷原配夫人张氏精明貌美,但肚皮不争气,久久没有动静。于是杨老爷就要纳妾,张氏起初不情愿,但时间一长也只好妥协,但她要求,老爷所纳之妾须由她亲自选择。 第 8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就在张氏容许老爷纳妾的其次天,重庆破天荒下了一夜的〔大雪〕。一大早,杨家仆人起来开门扫雪,觉察门口倚靠着一对衣衫褴褛的男女,男的四十多岁,女的二十岁出头,两人已经冻得说不出话来了。张氏平日就积德行善,因此仆人自作主见,把两人扶到客房,灌了几口热汤之后便来禀报张氏。 张氏来到客房,经过打听得知,这是一对父女,父亲叫张老坎,女儿叫张翠花,因家乡遭了难,逃难过来的。张氏见他们父女可怜,便收留了下来,张翠花很快就成了杨老爷的二房太太,而张老坎那么到磨房当了账房先生。张翠花和杨老爷圆房后,她的肚子就一每天大了起来,七个月后不知什么缘由动了胎气,孩子早产了。这孩子虽是早产,但是由于杨家照看得好,因此孩子满月抱出来一看,和足月生的小儿没有什么区分。杨老爷为儿子起名杨赛虎,赛虎不到三岁,翠花又生一胎,还是男婴,起名杨赛豹。 杨老爷中年得两子,真是喜上眉梢,他每天看着睡在身边的两个小子,像吃了蜜糖一样。他铆足了劲赚钱,又买了好几十亩良田给两个儿子备着,夜晚搂着这个捡来的小老婆,心肝珍宝地叫个不停。谁知,就在赛虎四岁、赛豹刚学走路时,一第 9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场突如其来的祸事降落到杨家。 这天,杨老爷从外面要账回来,刚到庄口,就见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