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心理征询师论文答辩注意事项(重点参照)答辩者的心态1、怕遇到强者(1)专业学识不够,心虚。(2)案例并非自己所做,心虚,怕问到疼处,不知怎样回答。(3)心理应变能力不强,言语善辩能力不强,难自圆其说。(4)对答辩信心局限性。2、怕被追问(1)论文缺乏真实性,主观描述过多。(2)对个案中的症状认识不清。(3)对所选用的征询和治疗措施缺乏理论支持和必要的解释。(4)对量表的使用根据局限性。(5)对个人成长中的事例难自圆其说。3、怕被揭穿(1)个人成长过程缺乏社会的支持。(2)个案不是自己亲自经历的,论文显得单调泛味,禁不起推敲。(3)案例分析不全面,或切入点不对,但后来才发现。(4)对引用的理论观点理解的不深。4、怕失败(1)怕考试。(2)怕成为“万一”。(3)侥幸和依赖心理。答辩者常出现的问题1、一进场就发慌,身不由己。2、理论基础不扎实,怕被盘问。3、运用的征询措施不能予以清晰地解释。4、对专家的质疑不能予以阐明。5、语无伦次,不善言辞。6、强词夺理,不服专家的评估。个人成长汇报部分常提问的问题1、个人成长的事例与否真实?对应:(1)如实回答。(2)自圆其说。(3)对专家指出的问题虚心接受。(4)不要强词夺理。2、个人成长与从事的心理征询工作之间与否有的必然关系?对应:(1)着重放在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应,社会的反应和支持上。(2)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也不泛征询的事情发生,并从中感悟到心理征询工作的崇高。(3)自己目前的能力有限,因此需要继续深造,向专家们请教。3、成长中的事例与否可以阐明你已经在心理素质上具有了从事心理征询工作的条件?(1)强调自己有很强的愿望,很乐意通过心理征询的方式协助他人,同步也协助自己。(2)强调自己的人格特征,具有从事心理征询工作的基本条件。(3)强调自己已探索了数年,有信心在专家深入的指导下,真正从事这一职业。4、在协助他人的事例中,你与否运用了心理征询技术?陷阱提问!(1)注意不要强调自己在刻意使用什么措施,只是根据案例的需要尝试着使用某种措施。(2)强调自己在心理征询过程中的长处,如擅长倾听、共情等,也承认自己的漏洞。(3)强调自己在心理征询师的指导下开始使用某种征询技术。5、工作单位证明方面陷阱提问!(1)必须提前理解单位证明的单位状况,包括重要负责人、重要从事的业务、自己的角色及工作范围。(2)假如自己的案例分析与这一单位的工作性质有出路,一定要会善变和蔼辩,能自圆其说。(3)如在征询企业工作,一定要说在配合心理征询师或督导搞征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