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_第1页
1/9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_第2页
2/9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_第3页
3/9
、基本概念❖血源性病原体存在于血液或某些体液中能引起人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例如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艾滋病病毒(HIV)等。❖职业接触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通过眼、口、鼻及其他粘膜、破损皮肤或非胃肠道接触含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的状态。❖非胃肠道接触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通过针刺、咬伤、擦伤或割伤等途径,穿透皮肤或粘膜屏障接触血源性病原体的状态。二、职业暴露的危险医疗锐器伤的危害❖身体危害❖心理危害❖经济危害❖社会危害三、职业暴露的预防普遍预防❖是控制血源性病原体传播的策略之一,其理念就是将所有来源于人体血液或体液的物质都视作已经感染了 HBV、HCV、HIV 或其他血源性病原体而加以防护。标准预防❖概念:根据普遍预防原则,医疗机构所采取的一整套预防控制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的程序和措施。❖原则:将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视为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标准预防❖特点:&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由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患者;&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标准预防包括:❖手卫生❖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安全注射❖防护用品接触后预防❖概念:在接触可能感染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体液之后,应立即采取的一整套预防控制措施,包括应急处理、对接触源的评价、对接触者的评价和接触后预防措施、咨询与随访等。风险控制一遵循职业病防治的优先等级原则四、暴露后的应急处理暴露后的预防措施1.暴露源:乙型肝炎病毒❖未接种疫苗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以前接种过疫苗,已知有保护性抗体,无需处理。❖以前接种过疫苗,已知没有保护性抗体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暴露源情况不明,按乙肝阳性的情况处理。追踪、随访❖6 个月❖1 年❖再次检查乙肝标志物2. 暴露源:艾滋病毒(接触后 4h 内,最迟不超 24h.但即使超过 24h 也应预防用药。育龄妇女预防用药期间,避免或终止妊娠。)❖基本用药程序❖强化用药程序❖连续使用 28 天HIV 职业暴露级别❖一级暴露A 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A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HIV 职业暴露级别❖二级暴露A 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