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基于单元整体的小学语文课程读写用一体实施的讨论”开题报告一、课题讨论的背景1.选题缘由(1)已有讨论的承接与开拓我校十一五期间《师生构建学科知识树,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讨论》以整体、结构、开放性为特征,构建了老师学科知识树和学生个性智慧树,是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在关注知识目标和学习方法中,能力点的确定和培育不够。于是十二五期间以《在真实习作中培育小学生读者意识的讨论》为抓手提升学生的习作素养,实施真实习作“四步六真八环节习作教学程序”,并探究出:伴随生活,实现习作内容和行为的“双真实”;开发资源,建设习作课程;限时习作,文意双赢;以“读者反馈单”为载体,多样化多主体互动评价的策略。开放的全局的视野启迪我们:不能单一从习作教学入手而改革习作课程,而要把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与习作整体考虑实施。2024 年在中高年级提出了围绕主题立足单元以结构化的方式实施教学,改变了一篇一篇课文独立教学的单一孤立线性方式,以主题统领单元文本,并做了大量讨论。在评价、能力点确定和“读写关系”、“学用这一方法”的讨论还不够。在传承经验、反思问题的思想统领下,以上三项讨论,我们认为语文课程必须坚持整体、联系、结构化的特点,其中以单元为单位整合教学是准确的操作方式;开放式学习活动设计立足学生学习,是高占位的讨论方向;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坚持语用为本,将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一体化实施,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切入点和创新点。(2)现实教学的现状与困惑 在对学生、老师的调研、观察、访谈中发现,部分阅读教学就是读课文、学内容、谈感受,却很少顾及表达方法、构思技巧、叙述手段等,在写的方面,缺乏写的训练和指导,写作有被边缘化的倾向。对读、写和读与写关系的认识不到位,加上文选型教材的制约,造成了读写失衡、偏重阅读的现象。读写结合是重要的语文教学经验,老师中相关的案例和深化讨论也有,但存在着一味模仿、先分后合等现象。语文综合性学习由于其操作性、实践性较强,部分出现放弃或丢给学生,没有被引起重视的现象。另外总体来说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与教材编写特点存在重要关联:目前我们使用的京版教材,单元主题不清楚,每个单元并没有明示出具体的单元教学内容;教材中“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各自独立。基于以上现象我们认为建立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简称读写用)一体化实施的教学主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