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沟通》教学大纲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前言)《管理沟通》课程是为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和人力资源专业本科生所设置的实务性的专业知识教育课程,属选修或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管理工作中的各种沟通问题,使企业或其他组织能够建立和维持和谐、融洽、真诚的同事关系、朋友关系、上下级关系,同心同德,以实现组织目标目标。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管理沟通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与方法,不断增强和提高学生管理沟通的实际能力。因此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课程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管理沟通能力这条主线,将知识介绍与实践演练及案例分析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做到理论精练够用,技能与操作性突出。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本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有关沟通的各种概念、理论基础上,重点掌握各种沟通形式和技巧,能够在将来的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娴熟地与人沟通,成为具有较高沟通技能的管理者。先修课程要求:无计划课时:本课程计划54学时,学分:3学分。选用教材:《管理沟通》,康青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具体的教学安排则综合参考国内外教材的逻辑和顺序,教材内容的先后顺序有所变动。考核要求:1、本课程的最终总成绩由两部分构成,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分别为50%和50%;2、平时成绩主要考虑期慕课学习情况和小组作业,并兼顾考勤状况和课堂参与程度。教学进程安排表:周次学时数教学主要内容教学环节备注13第一章沟通概述沟通的策略、沟通的过程及其要素讲授、讨论23第一章沟通概述沟通的模型和内涵、沟通的障碍讲授、视频33第二章管理沟通内涵、目的与作用、影响因素讲授、情景模拟43第三章组织沟通横向沟通、纵向沟通、沟通网络讲授、案例讨论53第三章组织沟通组织沟通技巧和策略讲授、视频63第五章危机沟通特征、类型、障碍讲授、角色扮演73第六章面谈面谈种类、目的、基本过程、提问技巧讲授、角色扮演83第七章人际沟通会晤礼仪、营销人员相关礼仪讲授、情景模拟93第七章人际沟通人际沟通中的冲突管理讲授、视频、角色扮演103第八章倾听特征、类型、内部和外部干扰讲授、游戏113第九章非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的定义、内容、技巧讲授、情景模拟、视频123第九章非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和社交礼仪讲授、情境模拟133第九章非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中的位置、距离和时间讲授、视频143第十章书面沟通特点、形式和策略讲授、讨论、视频153第十章书面沟通商务文件和信函的撰写讲授、作业163第十一章跨文化沟通定义、原因、差异讲授、讨论173第十一章跨文化沟通过程、障碍、策略讲授、视频183复习知识点回顾答疑第一章沟通概论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正确认识沟通的意义以及对市场营销运作的重要性,了解沟通的基本概念、基本过程、方式和要素,识别沟通的障碍,了解和初步掌握克服沟通障碍的策略,了解沟通的几种基本技能。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沟通的定义沟通,就是指人们在互动过程中,发送者通过一定渠道(也称为媒介或通道),以语言、文字、符号等表现形式为载体,与接受者进行信息、知识与情报等交流、传递和交换,并寻求反馈以达到相互理解的过程。沟通的类型可分为浅层次沟通和深层次沟通、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以及人际沟通、群体沟通、团队沟通、组织沟通和跨文化沟通。第二节沟通的基本模型第三节沟通的过程及要素1、信息发送者。2、听众。3、目的。4、信息。5、渠道6、环境。7、反馈。第四节沟通的方式人们会根据不同的沟通目的、听众及沟通内容等选择不同的方式与他人沟通。沟通方式的选择往往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即信息发送者对内容的控制程度以及听众参与的程度。据此,沟通的方式有以下四种:1、告知。2、推销。3、征询。4、参与。第五节沟通中的障碍及克服障碍的技巧沟通中的障碍有来自发送者的障碍:(1)目的不明。(2)表达模糊。(3)选择时机、通道、对象失误。(4)形式不当。来自接受者的障碍:(1)过度加工,导致信息模糊或失真。(2)知觉偏差,导致对信息的理解偏差。(3)心理障碍,导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