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 必备的1 2 个劳动用工计算公式阐明:因各地状况不一样,文中部分内容基于北京市数据进行计算。一、日工资、小时工资折算根据《有关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告知》第二条: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 1 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 小时月计薪天数=(365 天-1 04 天÷12 月=21.75 天二、加班工资计算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毕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原则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如下原则支付工资:(一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原则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协议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原则的 150%支付劳动者工资;(二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协议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原则的 200%支付劳动者工资;(三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协议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原则的 300%支付劳动者工资。三、经济赔偿计算根据《劳动协议法》第四十七条、《劳动协议法实行条例》第二十七条:经济赔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种月工资的原则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赔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当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赔偿的原则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赔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协议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经济赔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助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协议解除或者终止前 12 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原则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原则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 2 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四、年休假天数计算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有关〈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行措施>有关问题的复函》第二条:职工合计工作已满 1 年不满1 0 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 0 年不满2 0 年的,年休假1 0 天;已满的,年休假 15 天。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