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赔保险市场监管缺位分析近年来,我国远洋船队规模迅猛发展,已居世界领先地位,在保障石油战略能源运输和储备、保障国防、完成海外接侨及海外救援等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海运强国的道路上,我们还需要包括保险等综合软实力在内的更加科学的国际海运政策保障。限于历史原因和客观因素,我国保赔保险市场长期存在“监管缺位”问题,致使我国保赔保险业务大量外流、国际话语权难以提高的现状始终难以改变,与我国海运大国的地位愈来愈不相称。一、国内保赔保险市场面临的主要困难(一)全球保赔保险市场情况。保赔保险(pamp;i)的“保”是指承保船舶碰撞责任及人身伤亡赔偿责任的保障险(protection),“赔”则是指承保货损等责任的赔偿险(indemnity),即保赔保险就是保障险与赔偿险的综合。但随着船东风险的不断增加,保赔保险的范围也不断扩大,现在的保赔保险已经承保了船舶保险范围之外的、船东在经营管理船舶中所承担的各项责任和费用,包括碰撞及触碰责任、货物责任、污染责任、人身伤亡赔偿责任、残骸处理责任、罚款责任以及合同责任等风险。保赔保险和船舶保险互为补充,共同为远洋船舶航行构筑起了全面风险保障体系。全球保赔保险经营主体分为两类,船东互保协会和商业保险公司。船东互保协会是一个互助保险组织,成员包括船东和租船人,每个成员在入会后按年度缴纳会费(相当于预付保费)。如果一年中的索赔额高于该年度中的会费积累额,会员们按比例缴纳shanghaiinsurancemonthlyX8226;sep20XX额外会费来填补空缺(相当于追加保费);如果会费有盈余,协会则把盈余资金积存起来,用以支付以后年度的损失。商业保险公司收取的保费则是一次性约定,盈亏自担。由于保赔保险业务责任限额较高,赔付波动较大,船东互保协会是当前全球保赔保险主要经营主体,商业保险公司起补充作用。全球13家主要船东互保协会(8家在英国,2家在挪威,1家在日本,1家在美国)联合成立的“国际船东保赔协会集团”第1页共5页(internationalgroupofpamp;iclubs,简称ig),通过联合经营和再保险安排等手段,共承保了全球约90%远洋船舶吨位的保赔保险(包括中国船东互保协会、国内保险公司通过再保方式纳入的远洋船舶)。20XX年“国际船东保赔协会集团”实现会费收入约35亿美元。(二)国内保赔保险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1.国内船舶保赔保险业务大量外流。中国船东互保协会是国内最大的保赔保险人。协会目前入会船舶规模逾5000万总吨,拥有会员150多家,包括中远海运集团、招商局集团、河北远洋运输集团、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国航远洋集团、香港东方海外货柜航运有限公司、新加坡万邦集团等海内外大型航运企业。该协会对外不公开披露业务数据,但在国内保赔保险市场中具有绝对优势。商业保赔保险绝大多数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经营,20XX年保赔保险保费收入约3.5亿元人民币,保障吨位1331万总吨。“十二五”末,我国海运船队运力规模达1.6亿总吨,位居世界第三。如上所述,由中国船东互保协会和商业保险公司提供保赔保险的船舶吨位大约6400万总吨,占比不足40%。随着我国航运业发展,境外保赔协会通过中介或其境内代表处等,对保赔市场渗透率持续上升,目前已进入境内的船东保赔协会包括美国、联合王国、布雷塔尼亚、西英、北英等船东互保协会,致使大量国内船舶保赔保险业务直接流向境外。2.国际认可度长期得不到提高。中国船东互保协会成立于1984年,伴随着中国海运业的迅猛发展,从吨位、基金总量状况等方面来看,该协会已达到甚至超过了国际保赔协会集团的某些成员。中国船东互保协会于2004年向国际保赔协会集团提出加入申请,但至今未得到积极回应,导致其提供的保赔保险及其入会证书、出具的保函等,尚未成为全球各国普遍接受和认可的有效财务保证,直接影响我国远洋船舶的正常营运。此外,在全球最大的航运保险行业组织——国际海上保险联盟(iumi)的年度统计中,对中国内地的船舶保险和货物运输保险数据与全球市场份额均单独披露,但在保赔保险全球地区份额统计中,亚洲地区仅统计披露日本的数据。第2页共5页二、“监管缺位”是阻碍我国保赔保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