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校教学成果工作汇报材料 一、缘起:问题的提出与理念的创新 众所周知,随着党中央“人才强国”战略决策的发布与实施,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呼声此起彼伏,颇为壮观。实践教学也因应着这股改革的浪潮,为高教界尤其是以培育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定位的高等院校所普遍关注。教育部则适时提出一系列相关意见,强调:“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高等学校要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区别不同学科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然而,我们发现,许多高校由于对实践教学内涵与外延认知存在分歧和差异,实践教学的改革推动遭遇瓶颈,影响与成效明显受限。 什么是实践教学?对此,理论界和教育界至今尚无统一认知,各种观点纷呈:或视为一种教学形式,或视为一种教学活动,或视为一种教学环节,或视为一种教学手段。每一种理解均有其合理成分及其侧重点,但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及其偏颇。我们认为,实践教学的内涵,即其本质属性,应当是一种强调能力培育的教育理念,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因此,作为一种方法论,完整意义上的实践教学具象,应表现为这一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渗透于每一个教学环节。 由此,当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时,蕴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涵、体现这一理念的各种教学形式、教学活动、教学环节以及教学手段等等,就构成了实践教学的外延。它具象为一个形式多元、内容丰富、手段多样、结构复杂的实践教学体系。立足于上述对实践教学内涵的理解,作为其外延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当包括三大部分,或称三个子系统。其一是将实践教学理念直接融入课堂理论教学,强调课堂理论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作用,注重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教与学的统一,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其二是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的各种实践性活动。即传统高校一般认定的实践教学环节。其三是作为实践教学衍生的各种学生课外实践性活动。即被普遍识别为第二课堂的活动。 正是居于上述对实践教学内涵与外延的全面认知,我们视实践教学为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突破口,为培育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经历两年时间的理论学习,与兄弟院校沟通,以及制度设计的初步构想之后,20xx 年底,我们开始从观念更新、体系建构、平台搭建、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几方面,强力推动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力图解决以下三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