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效率及效益对比思索摘要。文章研究期间为1999年至2008年,运用dea法,得出中国保险市场上的产险公司的技术效率,并将之与公司的效益进行比较分析。最后,依据相关dea模型之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在中国经营保险公司的发展模式的建议。关键词:技术效率;dea方法;效益一、对国内产险公司技术效率的研究1.产出指标和投入指标的选择。作为保险公司特别是财产保险公司,最主要的是进行风险的分散和转移。投保人通过交纳一定的保费,将不确定的风险损失转化为确定的支出。本文选取了“实际引致损失(y1)”这个指标。该指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赔款支出”,这代表承保业务在当年的支出情况;第二部分是“准备金增加”,这代表由于保险公司当年业务引起的将来期望损失支出。其中“准备金增加”应为“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增加+未决赔款准备金增加+长期责任准备金增加”。在保险公司的投入方面,本文将其界定为三个方面。劳动、物料投入和资本金。本文直接选取保险公司大专以上学位人员数作为“人力投入”变量(x1)的代表。物料投入需涵盖广告、公关、对中介机构和兼业代理的支出等等许多方面,故本文用“手续费+分保费用支出+营业费用-摊回分保费用-人力投入×当年保险业平均工资”作为代表,用变量(x2)来表示。资本金对提供保险产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是投入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指标。资本金是决定保险产品的提供和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除了要满足监管机关对资本金的最低要求外,资本金还是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本文选取资本金作为投入的第三个指标(x3),采用资产负债表中的“权益资本”和“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都可以代表资本的投入量,两者的差别在于后者没有考虑从未分配利润。我们对于资本金的选取分两种情况,当利润为负时,采用“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当利润为正时,采用权益资本。换句话说,我们此处定义的资本投入为权益资本与第1页共6页“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中较大的那一个指标。2.计量结果。本文选择了目前在中国保险市场上具有一定代表性的18家产险公司的数据作为样本,涵盖了大中小保险公司,采用deap2.1软件进行运算。如图1所示,在观察期间技术效率的均值基本保持不变,方差则明显上升,直到2005年之后才开始下降。这可能因为技术效率是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乘积,表明随着从业公司的增加,各家公司在技术和规模方面的综合差异性越来越明显,近年来略有下降的趋势,市场竞争压力较大,而方差的波动性更大,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二、利润率与技术效率的比较分析为了进一步分析我国保险公司效率和效益的综合水平,本文选取权益收益率(roe)和资产利润率(roa)作为反映保险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选取te(技术效率)作为反映保险公司效率水平的指标,将两者排序,进行比较。本文对2008年的各财险公司技术效率值进行排序,并将公司的利润率的排序列在后面进行比较,具体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直观感受中技术效率较好的财险公司如人保、太保、平安和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的技术效率均处于前列,这一点符合一般预期,这也说明了我国保险市场的部分公司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效率已经颇高,但是部分新成立的中小产险公司的技术效率较低,但由于公司自有资本也较低,导致了效益值的表现却较高。通过对表1中数据的分析,财险公司可以按照效率和利润高低的不同组合进行分类,结论如下:1.效率高且利润率也高。中国人保财险、平安保险、太平洋财险、永安保险这几家公司,效率相对较高,利润率也很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成立较早的几家规模较大的保险公司不仅经营技术效率高,而且经受住了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压力,盈利能力同样很高。同时,一些中小型的公司随着经营年份的增加,经营经验的不断累积,也在不断努力创新,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提升市场份额和业务质量,盈利能力相应提升。像大众保险这样的中小规模公司,比较注重集约化经营,找出客观规律,从而很好地控制了占领市场和提高业务品质之第2页共6页间的关系。人保财险、太平洋财险、平安财险作为财险市场的前三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