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巾帼个人事迹材料汇总推举 巾帼个人事迹材料汇总 0 10 篇 【篇一】 **县巾帼致富标兵**说起蘑菇种植津津乐道,你很难打断她的话题。从 20 岁帮着家里打理“菇棚”到 32 岁开服装店之前,她的人生字典里就没离开过“蘑菇”这两个字。 如今,她已经是**省食用菌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在她的带领下,100 多位村民靠“种菇”发了家。 从老板到“菇农” **年,已经 37 岁的**来做了一个破釜沉舟的决定:放弃已经经营了 7 年、生意红火的“富贵一族”女装店,回乡重新当“菇农”。 “当时真是舍不得这家店,从赔本赚吆喝到现在营业额过万,我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回想起当初的决定**说,“但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不管是做生意还是搞合作社,我认定的事就一定要把它干好。” 在**镇,种蘑菇的人不少,但是合作社却从来没有过,通过合作社,把村民组织起来,把食用菌种植技术传授给村民,从而实现共同致富。**决心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要想让别人认可你,你就必须先做出成绩来。” 当时**镇煤碳资源的日益枯竭,政府也在积极探究从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从地下经济向地上经济转型的进展思路。因此政府对**的“**种植专业合作社”相当支持。 **请来本地搭棚师傅搭了 8 个大“菇棚”。棚子刚搭好,第二天**起来一看,一夜之间 8 个菇棚被大风全部掀翻,第一笔投入就打了水漂,**痛惜万分。后来她意识到“这种传统的简易大棚是典型的靠天吃饭,一旦变天,抗灾抗风险能力差,不但产量会受影响,蘑菇的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怎么样才能让“灰蘑菇”成为旱涝保收的“金蛋蛋”呢?**几经周折找到了华中农业大学边银丙教授。在**求知若渴地诚心邀请下。边教授同意出任合作社产业顾 问,并针对市场状况为合作社制订进展规划。 随即,合作社明确了“建立标准化钢架设施大棚,实现周年生产食用菌”的进展目标。 在夏季高温季节,采纳打冷育菇技术,培育出的“秀珍菇”菇质好,产量高,保鲜期长,不少老板抢着进货,迅速在市场上打开了销路。**还在边教授的指导下,采纳高层立体栽培法,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每亩每年市场效益可达 8-10 万元。 “看着一辆辆运菇车来到**镇拉蘑菇,我心里也终于松了一口气。”**说,“这就证明了养菇可以发家致富。”效益就是宣传,村民陆续开始打听有关合作社的一切信息。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