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 过程性评测 1. 陆皓东是为中国资产阶级民族革命牺牲第一人。旳(√)2.兴中会成立标志着孙中山革命活动开端。旳旳(√)3.辛亥革命失败重要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旳旳(√)4. 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成功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一次巨大胜利。旳旳(√)5.震动中国“宋案”爆发于旳19。 (×)6.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种革命军事学校,是国共合作产物。旳(√)7.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是孙中山。旳(√)8.在革命派和保皇派第二阶段斗争中,分别于《民报》和《新民从报》为重要阵地展开剧烈论战旳旳(√)。9. 191 月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0.《孙文越飞联合宣言》刊登,标志着孙中山联俄政策最终确立。旳旳(√)1 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第一次出现了我国历史上各族人民一律平等思想。旳旳(√)2 三民主义是中国资产积极民族革命政治大纲和战斗旗帜。旳(√)3 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使孙中山认识到封建军阀是国家最大祸害。旳旳(√)4 1911 月《民报.发刊词》第一次公开提出了三大主义口号,宣布了三民主义问世。旳旳(√)5 革命派与保皇派主线分歧是怎样拯救中国问题旳旳(√)。6 自 19 起,孙中山发动了两次对保皇主义批判 旳(√)。7 1906 年,孙中山与黄兴、章太炎等人共同确定《军政府宣言》中就详细地解释了“建设民国”主张。旳旳(√)8 《国民党一大宣言》应当是解释三民主义主线根据。旳(√)9 “耕者有其田”主张第一次使农民土地问题处理成为也许。旳旳(×)10 孙中山民权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侨居檀香山时期。旳(√)1.孙中山经济建设思想发展变革,可以以旳1895 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2.民主主义是孙中山国家经济近代化思想体系理论基点。旳(×) 3.“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是实现民生主义两大要旨。旳(√)4.对外开放是孙中山国家经济近代化重要方略思想。旳(√)5.《实业计划》实行方略重在发展农业和解放农民,相对克制轻工业增长旳旳(×)6.立志经济改良、优先发展农业、重视躬行实践,是孙中山初期经济思想重要观点。旳(√)1.洋务运动是 19 世纪 60 年代兴起以“自强”、“求富”为目改良运动旳旳(√)2.孙中山堪称中国近代伟大教育思想家旳(√)3.对外开放是孙中山思想建设重要构成。旳(√)4.孙中山认为,大胆引进外国优秀人才,是发展中国教育事业重要手段。旳(√)5.孙中山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