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学随笔老师需要修炼一颗平常心教学随笔老师需要修炼一颗平常心 周国平先生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和宁静。宁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富有禅意的一句话道出了人生的真谛。那就是,要拥有一颗宁静、淡泊的平常心。 我认为,老师这一职业尤其需要拥有并保持一颗平常心。 时下,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厌倦学习?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一脸疲乏?为什么我们老师面对学生时总是一张恨铁不成钢的脸?为什么师生很容易成为敌对的双方?为什么我们在心境上会反复徘徊于浮躁、得意、迷茫、焦虑失望之间? 这是因为:我们需要提高教学成绩,扩大学校的知名度;我们需要提高考核成绩,得到领导的认可……而这一切皆与教育工作被量化有关。于是,急功近利的思想之魔在我们头脑中作祟。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我们很多时候感觉到精神疲乏,根源恰恰在于我们失去了纯粹的教育教学理想,还掺杂了对名与利的追逐。失去了平常心,患得患失,摇摆不稳,如何不累? 疲乏了自己的精神,扼杀了学生的灵魂,代价何其惨痛! 放下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顺应自然之道,以学生进展为己任,用心做事,用爱育人。 拥有了平常心,你会觉得:每个孩子都如此期待你的来临;每个孩子都是阳光少年,眼里都流露出求知的渴望。 拥有了平常心,你会发现:即使孩子间或犯一次错误,搞一搞小动作,也绝不是不可饶恕、无药可救的我们不能说:“看见你现在这个样子,就知道你将来是个什么德行。”其实,学生的未来并不仅仅决定于在课堂上的表现。 拥有了平常心,你会同情那个坐在角落里的学生。他是那么楚楚可怜,小心地打量着周遭的同学和讲台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上的老师。看见他,你心头就会涌起想帮助他的冲动。孔子说过:“有教无类。”仅仅因为他不被列入考核范围,就可以弃他于不顾吗?这是多么残忍的事情!我们怎能熟视无睹?假如他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还那么心安理得吗? 拥有了平常心,你不再认为学生的奇思妙想是扰乱课堂,你会觉得他们的想象力是何等丰富。很多时候,他们的问题和答案是出乎我们的意料的。有时,我们会觉得自己也很无知。世界变化如此之快,学生的资讯如此丰富,我们不能一味地“吃老本”了。我们必须及时“充电”,不然就落伍了。 拥有了平常心,我们不再刻板地只为提高成绩而教学。课堂上,我们和学生一起学习,互相探讨,教学相长;课下,我们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