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三种力量” 推动社会救助事业科学发展——金融危机背景下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思考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克义当前,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入扩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越是困难时期,越是要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怀化地处湖南西部,位于湘、鄂、桂、黔、渝五省市周边区域中心。下辖 13 个县市区,其中 5 个少数民族县,6 个革命老区县,2 个国家级、4 个省级和 2 个参照省级贫困县,7 个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执行县;总人口 500 万人,其中农村贫困人口 40 余万人,城市贫困人口 30余万人,是我国中东部地区向大西南地区过渡地带典型的后发展区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群众要求也十分迫切。为进一步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近期我们对做好新形势下的社会救助工作作了一些调研思考,得出了关键要增强“三种力量”的共识。 一、要以发挥政府第一推动力作用为根本,进一步增强社会—1—救助事业发展的动力受金融危机冲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缓、劳动就业压力增大、困难弱势群体增多。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出台和实施了一揽子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计划,充分彰显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理念和发挥社会保障职能的决心。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的基本组成部分,作为最低层次的社会安全机制,维护着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最低目标,更是各级政府保民生的首要职责。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发挥第一推动作用,为社会救助事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支撑。(一)要树立民生至上理念,突出提升社会救助事业的基础性地位,纳入社会建设重点工程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把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写进党的政治报告以来,随着中央和地方财政向民生领域投入的不断增大,以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社会救助事业得到了全面快速发展。与全国各地一样,我市社会救助事业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城市低保对象由 1999 创建之初的 6810 人,发展到现在的 10 万人左右,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农村低保从 2006 年建制发展到现在,覆盖规模达到了 16.8 万人。农村五保供养由集体供养向财政供养转变,全市 23618 名五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并通过新建和改扩建乡镇敬老院 133 所、村级—2—“五保之家”112 所,使集中供养人数增加到近 6000 人。医疗救助由过去的单一大病救助拓展到了资助困难对象参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