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教学大纲一、课程及教师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低碳经济课程编号学分2课程性质跨学科专业选修授课对象全校跨专业选修课先修课程要求无任课教师信息姓名王克职称副教授办公时间及地点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办公电话、邮箱地址86-10)助教信息姓名助教办公(答疑或辅导)时间邮箱地址课程教学目标学生从气候变化、能源和低碳发展三个维度了解和掌握低碳经济相关的概念、理论、分析框架与分析方法,熟悉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最新科学与政策进展,包括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评估报告、全球气候谈判政治进程,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以及促进低碳发展方面的最新政策进展,帮助学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型这一大背景下进一步思考低碳发展的战略意义课程简介本课程将包括与低碳经济密切相关的三大块内容,即气候变化、能源和低碳发展。气候变化板块,将介绍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气候变化的影响、脆弱性与风险、应对气候的政策与措施、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进程包括联合国气候谈判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展望。能源模块将从能源供给、需求和能源技术方面介绍世界与中国能源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介绍世界未来能源向低碳化转型的前景以及对各国经济和竞争力的影响;低碳发展板块,将介绍低碳经济与低碳发展的相关概念、理论、框架与方法,介绍未来全球与中国低碳发展转型路径与前景、世界各国推动低碳发展转型的政策与行动、中国在全球低碳发展转型中的关键角色与作用、中国创新发展路径实现低碳发展目标对全球的影响和带动等。课程将重点介绍低碳经济背景下国际政治经济战略问题,即从国际投资、贸易、技术、能源与环境合作、竞争力、主要博弈方利益诉求等方面探索低碳经济的国际战略含义;以及低碳经济和社会的国内发展战略与政策问题,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能源服务需求、能源供给结构、技术选择等角度,基于系统优化思想,探索低碳政策措施选择。考核方式平时考核(40%)考核类型课程作业课堂表现期中考试占总考核比例(%)20200期末考核(60%)开卷考试学习要求重点掌握课堂上教师介绍的基本概念、理论、分析框架与方法,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以及与老师与同学的交流,及时关注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国内外最新政策进展,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1:平时考核(%)=课程作业(%)+研讨交流(%)+期中考核(%);2:平时考核应占总成绩的40-70%。二、教学进度及基本内容教学进度安排教学周章节名称讲授内容及掌握程度研究型学习要求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小时)第1周绪论:低碳经济与低碳发展(1)低碳经济与低碳发展的基本概念;(2)世界经济低碳转型趋势;(3)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4)低碳发展转型的驱动因素;(5)低碳经济的分析框架与分析方法;(6)低碳经济与能源、气候变化问题(7)课程大纲、内容简介以及参考文献课后阅读材料:thenewclimateeconomy2014:bettergrowth,betterclimate1第2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概论(1)什么是气候变化问题(2)为什么气候变化问题在当前世界政观看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导演的纪录片《before2治、经济以及安全议程中具有重要地位?(3)气候变化问题的长时间尺度和跨代外部性特征;(4)气候变化问题的大空间尺度以及全球外部性特征;(5)气候系统的风险特征及翻转点概念(6)从风险和不确定性角度理解气候变化问题以及当前应对气候变化措施;(7)从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碳排放约束理解低碳经济转型的紧迫性theflood》(洪水来临之前)第3周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1)IPCC科学评估简介(2)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3)气候变化的驱动因素:人为与自然因素(4)全球气候模式以及未来气候变化趋势模拟(5)理解气候变化科学评估中的不确定性(6)基于气候变化风险评估,理解2度和1.5度温升控制目标及其政策含义课前阅读IPCC评估第五次报告第一工作组决策者摘要1第4周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1)气候变化的影响、脆弱性与风险评估(2)气候变化的全球影响(3)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4)适应气候变化与风险管理(5)基于气候变化风险的非传统安全治理课前阅读IPCC评估第五次报告第二工作组决策者摘要以及中国第三次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