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人权法》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中文):国际人权法课程名称(英文):InternationalHumanRightsLaw3、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4、先修课程:国际法、法理、宪法、刑事诉讼法5、面向对象:法学院所有本科生(含第二专业学生)。6、开课院(系)、教研室:法学院国际法研究所7、推荐教学参考书:1.ThomasBuergenthal,InternationalHumanRightsinaNutshell(3irdedition),WestPublishingCo.2.RaijaHanskiandMarkkuSuksi,AnIntroductiontotheInternationalProtectionofHumanRights:ATextbook(2ndedition),InstituteforHumanRights,ÅboAkademiUniversity.3.GudmundurAlfredssonandAsbjrnEide,UniversalDeclarationofHumanRights:ACommonStandardofAchievement,《世界人权宣言:努力实现的共同目标》中国人权研究会翻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4.李步云主编:《人权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3月版。5.《国际人权法教程》(第一卷),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版。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国际人权法学为四年级学生开设的法学前沿课程之一,也是国家教育部正准备列入法学主干课的一门课程。本课程2个学分,共36学时。本课程的任务在于:1.传授人权法的基本理论,使学生熟悉有关人权的国际保护的规则和各种国际保护机制,认识和把握国际人权法发展的新动态;2.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正义感,使学生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正直的品德,成为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新型人才;3.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其专业外语水平。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国际人权法》国际人权法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七章。各章后面的数字表示供参考的学时数。第一章人权的基本理论(6)第一节人权的概念和属性一、人权的概念二、人权的属性三、人权的类别四、人权与中国传统第二节国际人权法的概念和渊源一、国际人权法的概念二、国际人权法的特征三、国际人权法的渊源第三节国际人权法的历史一、人权的历史发展二、国际人权法的形成三、国际人权法的发展四、国际人权法的现状及趋势第二章国际人权文件(4)第一节世界人权宣言一、《世界人权宣言》的历史背景二、《世界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三、对《世界人权宣言》的评述四、其他全球性国际人权文件第二节两个普遍性人权公约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三节专门性国际人权文件与特殊主体的保护一、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二、消除对妇女的歧视三、禁止奴隶制和强迫劳动四、禁止酷刑五、保护儿童六、保护少数者和土著人七、对无国籍人和难民的保护第四节区域性国际人权文件一、欧洲二、非洲三、美洲四、亚洲第三章国际人权保护机制(6)第一节联合国体系内人权保护机制一、人权委员会二、联合国人权高级专员署三、促进和保护人权小组人权委员会四、1503程序五、1235程序第二节普遍性国际人权的保护机制一、设立人权保护机制的公约二、报告制度三、国家间指控制度四、个人申诉制度第三节区域性人权保护机制一、欧洲人权保护机制二、美洲人权法院三、非洲人权法院四、亚洲的实践第四章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一)(5)第一节生存权一、生存权的形成和发展二、生存权的内涵三、生存权的理论依据四、生存权的保障第二节生命权一、生命权的概念二、生命权的法律保障三、死刑问题第三节人身安全权一、人身安全权的含义二、人身权三、生命健康权第四节人身自由权一、人身自由免受侵犯二、免受奴役权三、迁徙自由四、通信自由第五章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二)(5)第一节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概述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性质二、国家的消极义务第二节表达自由一、言论自由二、新闻自由三、出版自由第三节信息自由一、知情权二、寻求信息的自由第四节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一、结社自由二、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第五节宗教信仰自由一、宗教信仰自由的概念二、宗教信仰自由的保障与限制第六章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6)第一节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概述一、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性质二、国家的积极义务第二节工作权一、工作权概述二、工作权的促进和保护第三节受教育权一、受教育权的概念二、受教育权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