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植物学2、课程英文名称:Botany3、课程编码:0111914、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5、课程性质:必修课6、适用层次:汉族本科7、适用专业:草业科学8、开课学期:第一学期(汉)9、学时:总学时48(理论课学时34,实验课学时14)10、学分:3学分二、课程教育目标本课程是草业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个体发育中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植物个体生长发育和生殖规律,提高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水平和观察、实践的能力,为学习本专业其它相关课程和进行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理论课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论教学内容:植物界的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生物界的划分,植物学的分支学科,学习植物学的目的、要求以及学习植物学的方法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植物学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学习目的及学习植物学的方法。教学重点:植物界的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第一章植物细胞教学内容:细胞基本概念,原生质(化学组成、物理和生理特性),原生质体,植物细胞的基本特征;植物细胞的形状大小,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和原生质体);后含物的概念、类型及其作用;植物细胞的分裂,植物细胞生长、分化,植物细胞死亡。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植物细胞的后含物,植物细胞死亡;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特征,原生质,植物细胞生长、分化;掌握真核细胞的结构、功能,细胞器及细胞的分裂。教学重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器教学难点:植物细胞的分裂方式及细胞的分化第二章植物组织教学内容:植物组织的概念,组织类型(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及其功能;植物组织的演化,复合组织和组织系统的类型。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分泌结构,复合组织,植物组织的演化;理解组织系统;掌握植物组织的概念,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的形态、结构及功能。教学重点:植物组织的类型和功能教学难点:各组织的结构特征第三章种子和幼苗教学内容: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胚和胚乳),种子的基本类型(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种子萌发的条件,过程及休眠;子叶出土幼苗,子叶留土幼苗。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种子的休眠和萌发,幼苗的类型;掌握被子植物种子的基本结构和类型,教学重点:种子的基本结构教学难点:种子的休眠第四章根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教学内容:根系的概念,根系类型及其在土壤中的生长、分布规律,根的生理功能;根尖结构(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根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的概念,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侧根的形成;根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的概念,维管形成层的产生及活动,木栓形成层的产生及活动;根瘤的产生及作用,菌根的类型及功能;根的变态类型及功能。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根及根系类型,根的生理功能;理解根尖结构及其生长动态,侧根的形成,根与土壤微生物的共生关系根的变态;掌握根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教学重点: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教学难点:维管形成层、木栓形成层的产生、活动及根次生结构的形成第五章茎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教学内容:茎的形态特征,芽的结构和类型,茎的分枝方式,茎的生理功能;苗端分生组织,叶原基和芽原基,茎尖分区;茎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的概念,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茎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的概念,维管形成层的产生及活动,木栓形成层的产生及活动;茎的变态类型及功能,同功器官和同源器官。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茎的形态和生理功能;理解茎尖结构及其生长动态,茎的变态;掌握茎的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茎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教学重点: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教学难点:维管形成层、木栓形成层的产生、活动及茎次生结构的形成第六章叶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教学内容:叶的组成、形态与生理功能;双子叶植物叶片的结构,单子叶植物叶片的结构,叶的变态;旱生植物,水生植物,阳地植物,阴地植物和盐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