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导方案 一、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原则与要求 (一) 抗菌药物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个别也可局部应用)的 各种抗生素以及喹诺酮类、磺胺类、硝基咪唑类、硝基呋喃类等化学合成药。抗菌药物用于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非上诉感染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 (二) 力争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正确采集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实验, 以期获得用药的科学依据。未获结果前或病情不允许耽误的情况下,可根据临床诊断针对最可能病原菌,进行经验治疗(附表1 )。一旦获得感染病原培养结果,则应根据该病原菌的固有耐药性与获得性耐药特点以及药敏试验结果、临床用药效果等调整用药方案,进行目标治疗(附表2 )。 (三) 感染性疾病的经验治疗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因此十分 重 要,需 认 真对待 。在经验治疗前应尽 快 判 断感染性质 ,对轻 型 的社 区 获得性感染,或初 治患者可选用一般 抗菌药物。对医 院 感染或严 重 感染、难 治性感染应根据临床表现 及感染部位 ,推 断可能的病原菌及其 耐药状 况,选 用覆 盖 面 广 、抗菌活性强 及安 全性好 的杀菌剂 ,可以联 合用药。对导致脏 器 功 能不全、危 及生命 的感染所应用的抗菌药物应覆 盖 可能的致病菌。 (四 ) 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必 须 结合临床表现 评 价 其 意 义 。根据临床用药效果,尽 快 确定 致病菌及其 耐药状 况,以便 有针对性地 选 用作 用强 的敏感抗菌药。无 感染表现 的阳 性培养结果一般 无 临床意 义 ,应排 除 污 染菌、正常 菌群 和 寄 殖 菌的可能。 (五 ) 临床医 生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严 格 掌 握 抗菌药物的适 应症 、毒 副 反 应和 给 药 剂 量 、用法 ,制 订 个体化的给 药方案。限 制 无 指征 的抗菌药物使用,非感染性疾病和 病毒 性感染者原则上不得使用抗菌药。选 用药物应以同 疗效药物中 的窄 谱 、价 廉 的药物为 先 。力求选 用对病原菌作 用强 ,在感染部位 浓 度 高 的品 种,此外 要综 合考 虑 以下因素: 1 、 患者的疾病状 况: 疾病、病情严 重 程 度 、机 体生理、病理、免 疫 功 能状 态 等。 2 、 药物有效性: 包 括 抗菌药物的抗菌谱 ,抗菌活性、药代 动 力学特点(吸 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