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系领导 审批并签名 (A)卷 广州大学 2009~2010 学年第 1 学期考试卷 课程 建筑结构抗震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学院 土木 系 建筑工程 专业 城建 班级 学号 姓名 题次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评卷人 分数 20 15 30 35 评分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地震波包括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只限于在地球表面传播的面波,其中体波包括 纵波(P)波和 横(S) 波,而面波分为 瑞雷 波和 洛夫 波,对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 面 波为主。 2、场地类别根据 等效剪切波波速 和 场地覆土层厚度共划分为 IV 类。 3.我国采用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和三水准设防、二阶段设计的基本思想,指导抗震设计规范的确定。其中三水准设防的目标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和大震不倒 4、在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时,对于 T1>1.4Tg时,在 结构顶部 附加ΔFn,其目的是考虑 高振型 的影响。 5、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 建筑物的类型 和 高度 采用不同的 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6、地震系数k 表示 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 与 重力加速度 之比;动力系数 是单质点 最大绝对加速度 与 地面最大加速度 的比值。 7、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中,根据统计和地震资料分析,对于各振型所产生的地震作用效应,可近似地采用 平方和开平方 的组合方法来确定。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地震烈度: 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2、抗震设防烈度: 一个地区作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应按国家规定权限审批或颁发的文件(图件)执行。 2 3 、反应谱: 地震动反应谱是指单自由度弹性体系在一定的地震动作用和阻尼比下,最大地震反应与结构自振周期的关系曲线。 4 、重力荷载代表值: 结构抗震设计时的基本代表值,是结构自重(永久荷载)和有关可变荷载的组合值之和。 5 强柱弱梁: 结构设计时希望梁先于柱发生破坏,塑性铰先发生在梁端,而不是在柱端。 三 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 3 0 分) 1 . 简述地基液化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地震时饱和粉土和砂土颗粒在振动结构趋于压密,颗粒间孔隙水压力急剧增加,当其上升至与土颗粒所受正压应力接近或相等时,土颗粒间因摩擦产生的抗剪能力消失,土颗粒像液体一样处于悬浮状态,形成液化现象。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