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英文名称:TheoutlineonmodernChinesehistory课程类别:公共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编号:102学时数:36学分数:2课程归属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制定时间:2016年2月28日一、课程的性质、任务1.课程基本类型、基本属性、任务《中国近现代史纲》课程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公共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懂得近现代中国是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渐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认清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2.教学的基本要求了解外国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以及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懂得必须首先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为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认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进一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比较地主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政党的政治方案,懂得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给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民主共和国的必然性;认识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增强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实行改革开放和搞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联系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绩,懂得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正确性;进一步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3.适用专业与学时数本大纲适用全校本科各专业,学时数为36学时。4.本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中的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础课。它使学生“懂得些中国历史”,了解国史、国情,为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奠定历史知识的基础,又为学生在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立足今天,学好各门专业知识,明确为明天胜利地担负起建设祖国的责任,奠定思想教育的基础。5.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讲授、历史影视资料演示和讨论。教学过程中需要多媒体设备和教室。一、各章教学内容和要求(包括学时分配)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3学时)本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一)该章的基本内容、基本知识点与基本要求1、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和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的历史变化2、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鸦片战争的影响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基本内涵与特征4、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关系5、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和近代中国闭关锁国导致的落后现实;理解中国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必然性;掌握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目的和意义。(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