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坐标的换带计算 为了限制高斯投影长度变形,将椭球面按一定经度的子午线划分成不同的投影带;或者为了抵偿长度变形,选择某一经度的子午线作为测区的中央子午线。由于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不同,使得椭球面上统一的大地坐标系,变成了各自独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就需要将一个投影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换算成另外一个投影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称为坐标换带。 2.2.3. 1 坐标换带的方法 坐标换带有直接换带计算法和间接换带计算法两种。目前采用间接换带计算法,因此下面仅就此方法作一介绍。 如将第一带(东带或西带)的平面坐标换算为第二带(西带或东带)的平面坐标,方法是先根据第一带的平面坐标x,y 和中央子午线的经度L。按高斯投影坐标反算公式求得大地坐标B,L 然后根据B,L 和第二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按高斯投影坐标正算公式求得在第二带中的平面坐标 ,。由于在换带计算中,把椭球面上的大地坐标作为过渡坐标,因而称为间接换带法。这种方法理论上是严密的,精度高,而且通用性强,他适用于6°带与 6°带,3°带与 3°带,6°带与 3°带之间的坐标换带。虽然这种方法计算量较大,但可用电子计算机计算来克服,故已成为坐标换带中最基本的方法。 2.2.3. 2 坐标换带的实际应用 在生产实践中通常有以下两种情况需要换带计算 ⑴控制网中的已知点位于相 邻 的两个投影带中。如图 5 (图 5: 坐标换带示 意 图 ) 中的附 合 导 线,A,B,C,D 为已知高级 点。A,B 两点位于西带内 ,具 有西带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值 ;C,D 两点位于东带内 ,具 有东带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值。在坐标平差计算时,就必须将它们的坐标系统统一起来,或是将A,B 点的西带坐标值换算至东带,或是将C,D 点的东带坐标值换算至西带。 ⑵国家控制点的坐标通常是6°带的坐标,而在工程测量中往往需要采用带或1.5°带,这就产生了 6°带与带或 1.5°带之间的坐标换算问题。 我们知道,带的中央子午线中,有半数与 6°带的中央子午线重合。所以,由 6°带到 3°带的换算区分为 2 种情况: ① 3°带与 6°带的中央子午线重合 如图所示,3°带第 (图 6:坐标换带示意图) 41带与 6°第 21 带的中央子午线重合。既然中央子午线一致,坐标系统也就一致。所以,图中 P1 点在6°带第 21 带的坐标,也就是该点在3°带第 41 带的坐标。在这种情况下,6°带与 3°带之间,不存在换带计算问题。 ② 3°带中央子午线与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