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灰土路基施工工艺标准 1、适用范围 1.1 本工艺适用于填筑材料为高含水量低液限黏性土并采取掺拌生石灰处理措施的公路路堤施工。 1.2 定义 低液限黏性土,见图7-1 塑性图。在A 线以上、B 线以左、Ip=10 线以上,称为低液限黏土,记为CL。 2、施工准备 2.1 材料 本类型路基填筑材料是土,掺拌材料是生石灰。采用的土经过处理后,应符合下表规定。生石灰应符合有关规定(参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要求达Ⅲ级灰标准,满足公路工程使用要求,且货源充足。 表7-1 路基填料强度(CBR 值)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 填料最小强度(CBR)(%) 填料最大粒径(cm) 上路床(0~300mm) 8.0 10 下路床(300~800mm) 5.0 10 上路堤(800~1500mm) 4.0 15 上路堤(0~300mm) 3.0 15 零填及路堑路床 8.0 10 2.2 机具设备 2 .2 .1 工程机械:推土机、铲运机、平地机、挖掘机、装载机、压路 机、蛙式打夯机、振动夯、自卸卡车等。 2 .2 .2 掺拌灰土配合机械:旋耕犁、圆盘耙、五铧犁。 2 .2 .3 施工质量检验、试验及测量设备。 2 .2 .4 各种机具种类组合、数量配置,应根据工程量和成功的试验段成果来定。 2 .3 作业条件 2 .3 .1 在路基填筑前应对场地进行清理,对原地面进行处理。路基用地范围以内的树木、灌木丛等在施工前砍伐或移植。路基范围以内的树根安全部挖除并将坑穴填平夯实。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应用原地的土或符合填筑要求的土回填夯实。当基底为耕植土或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平整后按规定压实。在深耕地段,必要时应进行翻挖,土块打碎,然后回填、整平、压实。当基底原状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换填,换填厚度不小于300m m ,并分层压实。压实度均应符合本书有关规定 2 .3 .2 确定取土场数量、大小和位置。土场取样合格。 2 .3 .3施工取土场至路基的临时路,必要时用砂石、废旧砖头等材料进行硬化,遇沟渠预埋涵管,使临时路贯通全线,保证车辆畅通。 2 .3 .4 修建排水沟、挡水埂等防水、排水工程,使取土场、路基工程施工期间保持场地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以防止工程或附近农田受冲刷、淤积。 2 .3 .5 每层土方填筑都必须在前道工序合格后进行。 2 .4 技术准备 2 .4 .1 对土和生石灰进行土工试验,试验的内容有:土的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天然稠度或液性指数、颗粒大小分析、含水量、密度、相对密度、土的击实、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