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思想品德》期末试卷分析吴从军一、命题的原则:1、抽查的年级试题:以《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为指针,教科版初二《思想政治》(下)为依据。2、从“以德育回归生活”的理念为出发点,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遵循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体现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和实验教材的精神。3、从学科、课程标准、学生生活三个维度,根据学生现实成长历程的特点和需求来组织命题。二、试题的特点:1、试题符合八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体现了德育回归生活的理念。2、试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填表题、材料分析说明题;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为贴近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试卷中设置了一些开放性试题。3、本试题难易度适当,基本按照教材中知识的呈现先后和易、中、难的顺序排列。试题题量适中。4、答题时间为60分钟,满分为100分。三、抽样试卷情况分析:经认真批卷、统计,作如下说明与分析:1、总体情况统计如下表:总体分析:从结果看,本次考试优秀率18%、及格率均为88%,平均分72分。教材过渡到教科版教材,可能不太适应,今年的八年级试卷卷面和题型都比较新颖灵活,有些题目开放性较大等等,这些都可能给乡下学生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四、试题存在的问题:初二试题的区分度可能小了,今后应该重点改进。试题难度为0.78,难度偏低,故学生整体成绩呈上升趋势八年级试卷存在的问题是试卷中有些语言表述不清晰,如复式选择题,由于试卷没有进一步说明,一些学生定位不准,这也可能是造成一些学生丢分较多的原因之一。五、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1、有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仍不够明确,态度不够端正,对政治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不高。2、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看书不够细致,没有深入理解,导致概念模糊原理不清楚。3、审题不清。正确解答试题的首要环节就是认真审题,可仍有许多学生因为不明题意而导致失分。4、缺乏答题技巧,分析概括、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对于纯粹的知识再现题,考生得分率较高,可有相当一部分考生不会用课本术语表达观点,由此可见学生的答题技巧不够高,分析概括、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六、教学教研建议:1、认真学习、掌握新课程标准,明确思想品德课程目标“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2、认真学习掌握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牢记教学的四个原则。(1)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2)强调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4)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养成勤思考多动手,关注时事,特别是一些重点、热点时事,关注自己成长中的一些问题的良好习惯,要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5)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3、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努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深入钻研课标、教材;4、根据思想品德课综合性的特点,学科教学要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对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立体的学科知识网络,努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5、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