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座 教学的基本环节、方法与组织形式及其改革 唐丽芳(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一、教学的基本环节与要求 课堂教学工作由备课、上课、布置课外作业、课外辅导等基本环节组成。其中,备课是课堂教学顺利、有效展开的前提,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课外作业是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外辅导则是课堂教学的补充。 (一)备课 备课是教师上课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1 .备课的主要内容 ( 1 )钻研教材。包括理解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 2 )认真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状况、学习方法。 ( 3 )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用要根据具体的目的、内容、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 4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材、学生及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准备,着手编写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 2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备课的新观念 ( 1 )由静态备课向动态备课转变,注重备课的预设与生成。 传统的备课基本上都是教师按照“我教你学”的思路来编写的,教学过程完全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案而展开,由教师控制着课堂。这种方案是静态的、单一的、机械的,忽视了课堂教学的生成。新课程的备课要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留有更多的可变的空间。方案的设计要动静结合,开放、灵活。 ( 2 )由经验型备课向研究型备课转变 倡导教师要有研究的精神,能够转变旧有的备课方式,从内容、方法、设计上不断钻研,反思,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型教师。 (二)上课 1 .教学目标明确具体 教师首先要明确每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对教学后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变化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把握,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指向。 2 .教学内容正确适当 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知识,教学内容必须是科学的、准确的。数量要适当,知识要有连贯性,教学内容不能远远超越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3 .教学方法灵活运用 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能够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并灵活地加以运用。 4 .教学结构严谨 教学先讲什么,后讲什么,什么时候练,什么时候演示,什么时候板书,都要事先设计好。 5 .教师语言简洁生动、亲切自然 教师的语言是传递知识、启发学生思考、表达情况、吸引学生注意的最重要的媒介。教师教学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