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

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_第1页
1/7
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_第2页
2/7
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_第3页
3/7
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 0 8 0 5 0 2 0 0 5 6 曹璐 学生一直被认为是弱势群体,校园本应该是学生的避风港,起着保护学生安全的重要作用。如今,在校园里却不时传出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教师在学生脸上刺字、教师精神病发作将学生扔出窗外、教师自己轻生等等。这让我们反省:教师现在怎么了? 由于现在竞争压力日趋激烈,教师们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教师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个体的心理过程能够正常进行,包括认知、情绪和情感、意志均符合客观实际,能够和个体主观世界协调一致。个体的人格健康发展,没有人格缺陷或者人格障碍。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客观地对自己和他人做出评价,能够接纳他人,能够接受和正视现实,能够适当的自我心理调适。反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容易从极端的角度看问题,无法接受与自己意愿相违背的事情,无法调节自己的情绪,易陷入心灵的误区而难以自拔。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保障,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等等。 教师常见的心理有以下几点: 一、动机与需求的矛盾 1 、认知失调:多数情况下,我们内在的认知与外显的行为是一致的,当两者呈现不一致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 典型个案:某教师认为让学生购买课外资料,布置大量课外作业,通过增大作业量,搞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是为学生好。突然有一天学校领导宣布各科教师不能强制统一让学生购买资料并且要减少作业量,从提高课堂效率来提高质量。这位教师一下子不习惯,这么多年都是这样做的,没有什么不对呀?因此每当这位教师又一次让学生购买资料,布置大量作业时,心中就会引起冲突,产生认知失调。 对策:1 ) 克服不合理信念。要通过学习教育理论书籍,新课程标准来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过去的那种题海战术只能加重学生的负担,无益于他们的身心健康,自己也整天为批改作业而搞得疲惫不堪,何不向课堂要效益,实现“双赢”呢?2 ) 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改变一种旧习惯,形成一种新习惯是一种痛苦的诀择,为了紧跟新课程理念,只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反思中调整,在调整中提高以获得新的平衡。 2 、“抱负水准”与现实的冲突:“抱负水准”是指个人从事某种实际工作之前,估计自己所能达到的成就目标。当“抱负水准”与现实...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