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通识性试题 1 .为什么说赫尔巴特对教育学科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答案:赫尔巴特对后世影响最大、最明确地构建了教育学体系。1 8 0 6 年他出版了代表作《普通教育学》,1 8 3 5 年又出版了另一部重要著作《教育学讲授纲要》。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在教学上,他强调教学必须使学生在接受新教材时,唤起心中已有的观念。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1 9 世纪以后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2 .联系实际谈谈赫尔巴特教学理论和杜威教学理论的差异。 答案:赫尔巴特是传统教学理论的代表:(1 )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主张采用班级授课制进行教学;(2 )强调教材的重要性,主张学生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主,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3 )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及权威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杜威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其教学思想与赫尔巴特针锋相对:(1 )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从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2 )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并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3 )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 这两种教学理论各有利弊,都不能走向极端,在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中,应力求整合这两种教学理论,吸收各自的优点,摒弃二者的不足,使教育向理想化的方向发展。 1 .简述态度的结构。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主体对客体做出反应时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具有明显的社会性。态度结构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1)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2)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3)态度的行为成分。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一般情况下,态度的上述三种成分是一致的,但有时也可能不一致。 2.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有哪些? (1)认知失调。人类具有一种维持平衡和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