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心得体会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心得体会_第1页
1/4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心得体会_第2页
2/4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心得体会_第3页
3/4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心得体会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心得体会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前,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和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已经形成了“一”字构型。10 月 16日,神舟十三号抵达太空后,与“天和”“天舟”组合体顺利进行了首次径向交会对接,即在“一”字下方与天和核心舱快速交会对接。“径向交会对接是关键,也是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要验证的关键技术之一。”神舟飞船总体副主任设计师高旭告诉《中国航天报》记者。中国此前的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从未进行过径向交会对接,而只有掌握径向交会对接技术,才能确保在未来的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天和核心舱可以从其“前向”“径向”同时对接两艘飞船,进而实现 6 名航天员同时在轨飞行。太阳光被遮挡可能造成飞船能源供应不足。飞船设计师的解决方法是“借”——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后,两者实现并网供电,当飞船能源缺乏时,可由天和核心舱为其供电。遮挡还带来热控问题。“飞船一半很热一半很冷,太阳照射到的地方 130 多摄氏度,照不到的地方零下 130 多摄氏度。”神舟飞船热控分系统主任设计师付杨说。为此,在飞船表面铺设了热控管路,为飞船返回舱设计了新的涂层,同时采纳返回舱舱壁加热的方式,保证船体热量均衡。除此之外,研制团队还解决了径向交会对接带来的控制、轨道、测控等难题。飞船的对接机构也进行了升级,提高了横向缓冲能力,以便顺利完成径向交会对接。神舟十三号飞船要验证的另一项关键技术是 6 个月长期在轨飞行,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这将创下中国航天员最长太空驻留纪录。高旭介绍,从神舟八号起,神舟飞船就根据 180 天在轨时间进行研制。“完成 180 天任务,我们是有信心的。”神舟十三号飞船是中国空间站转入建造阶段前发射的最后一艘飞船,自有其“奇异”和“独特”之处。径向交会对接和 180 天在轨飞行是实现中国空间站多人同时值守和长期有人照料的关键,只有掌握它们,中国才能拥有一个坚不可摧的“天宫”。 严格来讲,神舟十三号任务不仅仅是一艘飞船的任务。它是对中国航天生产制造和管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这种能力对中国建造和运营空间站至关重要。 今年 8 月,对刚刚进驻发射场的神舟飞船试验队而言,“神舟”呈现“五船”并行状态:一艘在天上,两艘在发射场,一艘在测试中心,一艘在总装厂房。神舟飞船副总指挥常跃东告诉记者,队伍要合理安排好神舟十二号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心得体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